那年商家堡的大雨,是马春花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年她和师兄徐峥随着父亲“百胜神拳”马行空保镖,路遇连绵大雨,避在商家堡,万万意料不到,竟然就此把她的人生颠覆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她的父亲死在了那里,她的爱情遗落在了那里。
不错,她活了下来,也如父亲生前所愿嫁给了师兄徐铮,并继续行镖,且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但是,徐铮并不是她所爱的,两个儿子也非徐铮所生。我们都知道的,她爱的是传说中的乾隆的私生子、兵马大元帅福康安,这两个孩子也是他的。
而如果这是马春花痛苦的缘由,那么,如果她知道了感情的真相,也许她的痛苦会立即改变了性质。
因为她的一见钟情,只不过是福康安的见色起意。
让我们回到当年还未被大场大火烧成灰烬的商家堡,来看看这“孽缘”的过程。
马春花是飞马镖局老镖头“百胜神拳”马行空的独生爱女,徐铮则是马行空的唯一徒弟。他二人从小一块长大,算得上青梅竹马,如果不出意外,待到长大成人,拜堂成亲,生儿育女,继承镖局家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们出现在商家堡的那一年,的确已经长大了。看看金庸笔下这两位年轻人的形象吧。
马春花:
这少女十八九岁年纪,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两颊晕红,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徐铮:
那汉子浓眉大眼,比那少女大着六七岁,神情粗豪,脸上生满紫色小疮,相貌虽然有点丑陋,但步履轻健,精神饱满,却也英气勃勃。
女孩儿“青春活泼”,男子“英气勃勃”,倒也相映相衬;只是作者用了“丑陋”一词,那就可见这实在是瞒不过众人眼睛的,自然也不会被女孩儿无视的,只不过,在马春花的生活世界里,父亲并没有给她提供其他的玩伴,她日常相处也就是这个师兄而已,成为一种习惯和理所当然,丑陋不丑陋相对被忽略了。
而来到了商家堡,事情发生了变化。她见到了商宝震。
商宝震的形象,书中并没有多描写,但是也用了“一个二十来岁的英俊少年”“眉清目秀”等语,那就正好与徐铮形成鲜明对比了。
商宝震对马春花是一见钟情,甚至迫不及待地要娶她;徐铮也明确感受到了这一点,一下子形成对峙局面。但若认为马春花也看上了商宝震,那却未必了。
因为商宝震尽管相貌英俊,却是个“妈宝男”,男儿“英气”不足,这一点尚不如徐铮。后者虽嫌鲁莽,也不会说话,但论做事,特别是保护马春花来,那是说干就干,毫不含糊的。商宝震却明显完全受母亲的掌控。
所以我觉得马春花对商宝震有好感,那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谈婚论嫁,那她就不会乐意了。徐铮和商宝震,在她眼里,一个是榆木脑瓜,一个还没断奶,均非她理想爱人(当时那个十二三岁情窦初开的少年胡斐对她也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情,那是不在她的意中了)。
理想爱人出现了:
居中一位青年公子,脸如冠玉,风神俊朗,容止都雅,约莫三十二三岁年纪,身穿一件宝蓝色长袍,头戴瓜皮小帽,帽子正中缝着一块寸许见方的美玉。
这就是福康安了。
先前注意力只在徐铮和商宝震之间的马春花,看到了福康安,大概相当于发现了新大陆吧;
他与那二人相去天壤,马春花一见钟情,继而在他的一步步走近之下沦陷,是可以理解的;而福康安这样的人品风流,这样的高贵地位,怎么会看得上马春花?
如果这个“看得上”指的是娶为妻妾,那他是不会的;如果指的是一时性起,就像久处繁花之中的人偶尔郊游欣赏野外风光,伸手采撷一二支野草野花,那就可以理解了。
他可以优雅地欣赏、亵玩,仿佛他非常喜欢,只是随之而来的,并不是把它带回繁花似锦的家中,而是在临走时随手丢弃了它。
福康安对待马春花,正是这样的。她只不过是他用来解闷的一个玩物。
他为她吹奏迷情之曲,对她说缠绵的情话,倒不能说完全是在骗她;他是个自恋的人(这应该是各方面条件优越之人的共性),他这样做,是在享受一只小兽心甘情愿被自己俘虏的快感和成就感。
如果时间允许,环境允许,他倒也愿意与她盘桓得更长一些,但是一有了正事要办,那就对不起,再见了。
弄不好他临走时,心里还在想“我爱你,再见”呢!
如果不是因为有那一对双胞胎,他是不会再见马春花的;而他接马春花进京,自然也就是为了那两个孩子。
马春花直到死,都陷在自己的“一眼万年”里,甚至死前见到了面貌酷似福康安的陈家洛,还是带着幸福的感受而逝;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残忍的真相:你的一见钟情,只不过是他的见色起意。
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发生呢?
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