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中国女排的功勋运动员赖亚文正式退役,转岗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名教练员。原本想到国外打球、读书的她在胡进的挽留下,从运动员“慢节奏”的生活中,投入“时间紧”的执教状态。带着少许的不适应,带着强的责任感,赖亚文开启了23年的教练生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赖亚文任教两个月后,她在《中国排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角色转变之后》的文章,文内透露了赖亚文曾经在日本女排联赛短暂效力;当年刚刚实行每球得分制,胡进训练注重四号位平拉开和二号位跑动攻,意图走“攻势排球”的路线;郎导时期曾经想用平拉开战术,但是由于发挥不稳,慢慢又回到了老打法等,很有看点。面对运动人生的第一次身份的重大转变,赖亚文表达了“要干就要竭尽全力”,无论多难,都会尽最大努力的决心和意志。如今,在她出任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时候再读此文,别有一番深意。为了让球迷朋友们提升阅读体验,我给文章添加了小标题,全文如下:
有了非同从前的紧迫和压力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在中国女排教练的位置上已干了近2个月了。
说实话,当运动员那会,日子似乎没有现在过得这么快。特别是后来这几年伤病比较多、训练后反应比较大的时候,早上起床一想到训练的事,心里就发愁,不是担心完不成训练量,就是担心练配合时自己发挥不佳,日子很沉重,时间过得很慢。当上教练后,不再为自己的身体操心了,可工作中该操心的事还真不少,从早上闹钟响叫队员们起床、到晚上熄灯休息,时间就这么在忙忙叨叨中不经意地就流逝了。
身份不一样了对时间的认识也不同了,总觉着要干的事太多,时间太不够用。你想嘛,胡导带领的这支队伍从5月2日组队到6月11日在萧山四国女排邀请赛上亮相,满打满算只有40天的时间,而队里初次入选国家队的年轻队员就超过了三分之一,主力阵容更是换了一半新人,加之组队又是在全国联赛之后,队员都是一身疲惫。于是,一方面是新阵容新打法需要时间熟练与磨合,另一方面是联赛积累的疲劳伤病需要时间调整休养,40天时间能够干什么?四国赛后,接踵而至的又是瑞士女排精英赛等一系列比赛,真正能用于备战亚锦赛与世界杯赛的大块训练时间屈指可数,“在其位,谋其政”,站在教练的位置上再体会“时间紧”这三个字,真有了非同从前的紧迫与压力感。
在退役后的设计中,并没有当教练的想法
我现在在队里除了做一些管理和训练的辅助工作外,有时还要带赵蕊蕊这样的年轻副攻手进行一些单独训练,比如拦网什么的。坦率地说,我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当教练。虽然1995年我在辽宁女排就是教练兼队员的身份,在郎导执教国家队这4年里,我也协助她做了不少与队员间的沟通工作,但在退役后的设计中,并没有当教练的想法,特别是在去年世锦赛后去日本打了一段时间的球后,训练又不累、又完全没有了在国家队成绩与名次的压力,人很轻松,因此更想退下来好好休息一段,然后去国外打一两年球,再静下来好好读读书。
胡进教练决定复出后,曾希望我继续打球,但听说我的身体情况后,在表示了理解的同时,仍然希望我能留在队里帮他一把,因为队中大多数队员他不了解,而且队员们也不了解他,所以需要我做这种沟通工作。胡导如此信任我,那么我也不能再推辞,我也有责任为中国女排做些工作。
中国女排教练是责任与意义重大的位置,要干好它,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东西要学。
角色虽然变了,可我还是原来的我
现在队里有叫我“赖导”的,也有叫我“亚文”、“亚文姐”的。孙玥她们也曾问我过,“该怎么叫你呢?”我说:“随便,什么顺口叫什么。”说实话,角色虽然变了,可我还是原来的我,我不希望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姑娘们有了什么心里话,才会毫无顾忌地说出来,有利于我随时掌握她们的思想脉络,及时做好工作。
胡导接队以后,与队员之间也有一个磨合期,他的执教思路、训练方法与前任教练肯定会有不同之处,队员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在开始训练的那一段,胡导的训练量比较大,姑娘们就悄悄问我:“亚文姐,当年胡导练你们也是这么大量吗?”我说:“比这累多了!现在一周4天半的主课,而我们那时是6天半主课,刚开始你们可能不习惯,练练就好了。”
胡导重新组队后,队伍进行了重新组合,有了新阵容,也就必然需要新的打法。应该说郎导和胡导在执教思想上还是不一样的。郎导更注重攻防的全面与整体的配合,而胡导则更注重突出网上的攻击能力,比如近期狠抓的4号位平拉开和2号位跑动进攻等,走的是以进攻带拦防的“打攻势排球”的路线。我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也与每球得分新规则的实施有关。
其实,郎导执教时,也曾想用平拉开战术,但是,由于发挥不稳,慢慢地又回到了老的打法上来了。因此,新阵容使用新打法开始效果可能不会很理想,但胡导要求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
需要做的事太多,时间过得太快,太不够用
责任不同,压力就不一样。当运动员要简单得多,教练让干啥就干啥,管好自己就行,当教练则不然,许多事要观察在前、思考在前,要学会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工作,比如吃饭时的几句,有时能了解一些情况,有时也能做一点工作。
重新组建的这支队伍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和4年前郎导归来执教一样,新组建的中国女排今年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亚锦赛卫冕、二是世界杯赛力争夺取奥运会入场券。不同的是,今年的难度更大。
首先是时间紧迫。4年前组队是在2月中旬,而且队员是在经过了柳州冬训系统训练的基础上集合的。不像现在,5月2日集合的队伍时间上晚了2个半月不说,而且队员既带着联赛的疲劳又带着各种伤病,恢复调整都需要时间,这就使原本捉襟见肘的时间更不够用。
其次是队伍太年轻。这个年轻不光是年龄结构,更是队伍的组合。4年前的中国女排虽然启用了年轻二传何琦,但队中起码还有我、崔咏梅、潘文莉这几名老将,孙玥、王怡等也都是参加过奥运会、世锦赛锻炼的年轻的老队员了。可这次不同了,队中不仅三分之一是初次入选国家队的新人,而且主力阵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队中真正称得上“老”的,只有孙玥一人。而把赵蕊蕊这样的新人推到首发阵容的副攻线上使用,更是一种年轻和风险。可想而知,一支经验与技术均太年轻的队伍在残酷的国际赛场将会面临怎样的艰难。
另外,中国女排奥运会、世锦赛亚军的高起点与其这几年在世界排坛真实的实力地位之间的差距,以及古巴女排在近几年无法撼动的超霸地位和已完成了新老交替任务的俄罗斯、巴西女排的日益成熟,中国女排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是很明显的。
或许正因为这些,作为教练,我更多了一份紧迫感和压力,工作起来也更觉得需要做的事太多,时间过得太快,太不够用。
无论多难,我都会尽最大努力
初出茅庐,我的执教能力有限。但是,能尽可能地多做些工作,做好主教练的帮手,为中国女排度过难关,力争完成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交给的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中国女排的信任与期望,这是我也是我们中国女排每一个成员共同的目标。
角色转变后,我要学的东西很多,除了训练计划的安排、比赛策略的制定等专业上的知识外,如何做思想工作,如何抓科学管理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此外,电脑、英文也是摆在我面临急需掌握的工具和知识。要干的、要学的千头万绪,需要的也是时间,于是,如何科学的安排好这一切,对我又是一个考验。“要干就要竭尽全力”,这是我的人生准则,也是我的个性。能告诉读者的是,无论多难,我都会尽最大努力。
看完这赖亚文主任写的篇文章,您有什么感想呢?无论做运动员还是教练员,赖导都是成功的,祝愿她的体育官员生涯同样成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