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年人和慢病患者的受益面更广了
青山89支家庭医生团队进社区解读医保新政策
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光明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印象城义诊活动中为居民宣讲医保政策。
□长江日报记者张越通讯员丁璇王薇
“现在门诊看病拿药能报销,我们老年人和慢病患者的受益面更广了!”2月24日,艳阳高照,暖意融融,一场“义诊+医保政策解读”的义诊月健康服务行动在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5社区火热开启,65岁的居民张爷爷竖起大拇指。当日,青山区还有14场此类活动同步进行。
据悉,自2月20日起,青山区发动各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历时一个月的“送健康惠万家”义诊月活动,在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宣传科学健康知识的同时,面对面为居民解读医保新政策。
■八旬老人感叹“我们慢性病人有福啦”
“这次医保改革很好,我们慢性病人有福啦!”80岁青山区青馨居居民邹奶奶拄着拐杖,在女儿搀扶下来到义诊现场,拉着厂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华的手高兴地说。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周奶奶患慢性糖尿病多年,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在医保政策改革前,门诊费用不能报销,因此经济压力一直很大,经常停服和漏服药物,导致周奶奶血糖波动较大,病情无法稳定。
义诊活动开始后,周奶奶来到社区门口体验免费体检,看到王华和青馨居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向参加义诊的居民解读医保新政策,“起初还不敢相信。后来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便民门诊开了两次药,虽然个人账户少划了一点,但之前一个月458元的用药费用,现在医保能报销346元(自费药品不参与报销),自己个人账户只用支付112元,顿时感觉经济压力小了不少”。
■家门口学习医保新政策,居民回家后“给老伴上课”
“门诊报销起付线按照一年内多次累计计算,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个人承担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大家不用担心。”2月21日,在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红钢城19街社区开展“医保政策进社区”的主题宣讲现场,工作人员站在居民角度通俗化答疑解惑。
为什么要开展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方式改革?对参保职工的保障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在门诊进行报销?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书记彭玉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讲解医保的最新政策,对医保新政、便民门诊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现场互动交流。
“医保政策改革,我和家人都不太懂,听了彭书记这次讲解,我心里的疑惑和不解都烟消云散了,等我回家了,也给老伴上上课。”19街社区居民冯奶奶感慨道。
■89支家庭医生团队,健康服务宣讲到家
2月24日,记者随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任翔燕来到新桥花园社区,为慢性病患者李爷爷上门义诊。“医保政策改革后,我们科室进行了集中学习,并通过中心视频号、公众号、中心大屏进行宣传。考虑到李爷爷出行不便,趁着这次义诊月上门服务,正好讲讲医保政策的变化,也好让老人家放心。”任翔燕告诉记者。
“这个义诊月形式很好,医保政策改革后有不懂的地方想问问医生,到医院很不方便,今天燕子医生还专门上门来给我详细讲解政策,真的很好!”李爷爷说。
据了解,青山区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发挥全区89支家庭医生团队作用,采取了电话、上门入户、社区巡诊等多种义诊方式。
青山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义诊月期间,将继续在各街道、社区巡回开展“义诊+医保政策咨询+N”的义诊活动,并继续把医保政策解读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知识竞赛、暖心帮扶等项目结合,为居民群众带去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