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都巧合地开始于人物的侧影——一个似是悠然自得的中年母亲,在中产家室露台远望,想到人生新的一页;另一个是在桌前整装相机的中年大哥,在以烧腊工厂为家的大宅安然地准备工作。
(资料图片)
虽然两片后续,才让人知道,中年母亲并不悠然,因为丈夫早已提出离婚;而中年大哥面对三年的分手情伤,更背着一家之主的重担,自命“长兄为父”,只想“拼命为人带来快乐”,自己原来最不快乐。
前者是彭秀慧导演《阿妈有咗第二个》的美凤(毛舜筠饰),而后者是陈咏燊导演《饭戏攻心》的陈鸿(黄子华饰),都是上一辈的象征,为着新生代的幸福快乐努力维系一家,也是保护着一种家的想像。剧终,美凤与儿子子轩(柳应廷饰)驾车“返屋企”,相对陈鸿对伪装女友阿喵(林明祯饰)说的一句“行远啲”,正好如同两种面对香港的心境。
两片有太多的巧合,例如其冲突都始于“外来者”的“鹊巢鸠占”(陈鸿语)。《阿妈》的美凤再次成为乐坛经理人,力捧茶餐厅伙记方晴(姜涛饰),甚至因为他的家势而请他回家共住;而《饭戏》中,陈鸿的两个兄弟各有女友Monica (邓丽欣饰)和Josephine (王菀之饰),之后再来了阿喵,众人共处一室,按捺不住潜藏的冲突。
这个“外来者”并非任何现实隐喻,但作为一个家庭的“新成员”,自然会对家庭的原有习惯和秩序造成冲击;而更巧妙处,是两片也借用了餐桌与共膳制造冲突,比如《阿妈》中仿如兄弟的子轩和方晴由最初不欲对谈,及至后来子轩看到母亲为方晴夹菜送汤而心生嫉妒。
至于《饭戏》更一发不可收拾的,是二哥陈礼(张继聪饰)原来早就暗恋大哥前女友Monica ,后来更带她返家;再到三弟陈熹(陈湛文饰)与Josephine纠结应否结婚、应否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再到三兄弟争吵应否卖楼,到同母异父的过去都搬出来而闹得杯盘狼藉。《饭戏》高潮的大打出手,与《阿妈》接近尾声的子轩和方晴的打斗异曲同工,都指向一家的话语权争夺。大团圆的公式未必能取悦今日观众,但两片至少可以平息纷争。《阿妈》中的方晴希望经理人美凤可以陪他到韩国,却遭到拒绝,因为她只想陪同亲生子留港升学,而决定一起“返屋企”。至于《饭戏》中少有出户的大哥,终于决定卖楼而看到兄弟各自成双,最后与过世亲母(廖子妤饰)在梦中对话,听到一句“住够好走,行远啲”,起来见阿喵上门,笑言“今次行远啲(食饭)”,剧终鸟瞰香港,仿佛远走高飞。两片并列就更余音袅袅,对照出家港心事,一在留低,一在远行。
坊间评论爱说《饭戏》的“远行”是指移民,但这只是根据近年港人移民潮的对号入座。笔者所见,所谓“行远啲”,更像是指离开一种状态——一种早已建立的,几曾风光的,或早已褪色的生活价值;所以《饭戏》的大哥或有留恋,并以亲母临终仍说的“有家,就有炉,有老窦”一番话看成事实,却被梦中母亲一语道破:“别以为临死的人说的一定对。”最后终有所洞察,是时候放下。
为何要放下?因为一家人都要承认,那个旧有的“有福叉烧”霓虹灯牌上面,“有”字的两划早已坏掉,成了“冇”字;大哥更要向人坦承自己色盲,而总有些事是无论走得多近,也不必然看得清楚。这也巧合地把两片的中产家庭背景置于盲点:本属中产家庭的舒适安稳,在片中被种种复杂性盖过。《饭戏》涉及同母异父的暧昧情绪,而《阿妈》的子轩将要面对的,是生父另有妻儿,以及同父异母的兄弟。这种设计正好说明,所谓“正常家庭”毕竟更像迷思。
这个迷思在香港流传了几十年,如本土发迹故事所说的“白手兴家”:不论是弄叉烧的基层,抑或是做歌手的专业经理人。家庭本作社会稳定的象征,在家人的日常苦干中,却不可保证风平浪静。因此之故,留下来守着这个家的,是《阿妈》中的退休母亲也好,抑或是《饭戏》中的长兄为父也好,都如前者所说:“维持头家好辛苦”。到最后“返屋企”抑或“行远啲”的决定,只在乎有否放得开的意志。
这些家港故事,刚七月就有郑晋轩导演的《阖家辣》,而十一月更有毛舜筠再饰人母的《过时.过节》,是曾庆宏参与第五届“首部剧情电影”的大专组得奖作品;巧合地,两片与《阿妈》和《饭戏》一样,都有不少家人同台食饭的场面,冲突必然,亦预想到是笑中有泪。不能否认的是,“家庭故事”如同类型片般雨后春笋,一定攸关“后社运”的香港环境,因为这是本土电影编导们的条件反射,希望任何家庭在政见差异的现实过后,得到舒缓与调适。
是故《阿妈》和《饭戏》之后,会再有更多香港电影,不用《明日战记》般的大投资与特效,而更能在局限家室场景之内,仅拍一场场食饭场面的笑闹静哭。差别只在,家港故事的深意或有不同,是返家或远行,都不是主角们的悉随尊便,而电影故事,就装载着家人之间的纠结。
话已至此,就不难明白,为何两片开首都要拍主角的侧影。《阿妈》的母亲远望,是背着茫然而不可告人的秘密与重担;而《饭戏》的大哥,侧身为相机整装,就是隐藏自己即使能够用镜头特写,视力模糊终究就是盲点。而这或许正是上一辈的家港心事与隐喻,而未到剧终得出头绪,也只能把失落隐于身后。
两片都翻唱旧歌,是姜涛在《阿妈》所唱的《今天只做一件事》,也是《饭戏》众人各哼几句而组成的《还是觉得妳最好》;这是两代“歌神”——陈奕迅和张学友的经典,毕竟都让人想象同舟之情,虽让各人家在香港,但来到今天是否觉得这头家最好,更甚者是否视“为家苦干”作“终生大事”就必然团圆,都成疑问矣。而两片结终的留低和远行,就正是迥异取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