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3月20日,中国足协公布第二批完成足球行业内债务清欠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名单。多家令人关注的俱乐部进入名单,有望新赛季保留征战职业联赛的名额。3月24日,第113期节目讨论在2022年底经历多重风波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是否能在新赛季展示新气象。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张闻,《足球》报资深记者王伟,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文字精华摘录。
球市复苏女超赛场涌进4000观众
张闻:这一周,中国足协公布了中超、中甲、中乙第二批完成债务清欠的俱乐部的名单。从已经公布的名单来看,至少新的一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一些大家关心的俱乐部还是很有希望留下。这是不是意味低潮当中的中国职业足球即将否极泰来?首先问问冉峰,是否登上榜单就意味着保住留在职业联赛的名额?
罗冉峰:这份名单并不与最终联赛名额挂钩,要以中国足协最终公布的职业联赛准入名单才能作准。根据《中国足球协会俱乐部准入规程》,准入标准涉及到体育标准、俱乐部基础设施标准、人员与管理标准、法律标准和财务标准。要全部达标才能获得联赛名额。
第二批完成债务清欠的俱乐部
张闻:我们所说的完成清欠,应该只是财务标准的一部分。所以联赛参赛俱乐部名单乃至联赛开赛时间等,目前处于悬而未决状态。但是不是大家对于2023赛季还是怀着挺大期待?
王伟:中国足球联赛进入到一个低谷,大家相信之后会回到往上走的道路上。例如告别金元足球后,俱乐部会更理性地规划其长远发展,会制定更科学的球员薪资标准。这样中国职业足球也能进入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张闻:我觉得球迷最期待的是今年至少能回到主场的看台上,结束大多数人三年不能现场看球的状态。我们终于要告别赛会制,调回到经典的主客场模式。
王伟:其实今年已经有一些国内联赛开放观众了。譬如女足超级联赛,观众已经在进场看球,四川女足的主场涌进了5000多名观众。近期我去南京看了江苏无锡女足的主场比赛,也有1000多名观众。广西有一项省级联赛广西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桂超”,观众现场看球的热情很高。
票务工作需因势利导
张闻:回归主客场制似乎有不少准备工作。北京国安的主场还是工人体育场,现在的工体已经是改建为专业足球场的新工体。联赛回归后,球场的动线有变化,转播的机位设置有变化,球场附近的安保也会变化。是不是需要做很多准备?
王伟:我认为对于各个主场来说,这些准备工作不难。它们属于基本技术问题,俱乐部、当地足协都能做好应有的协调工作。可能更值得关注的是怎样把球迷服务做好。
张闻:回归主客场后,我们希望球市比较快就恢复火爆,是不是可以在票务方面设置一些优惠让利方案?
罗冉峰:让利能达成回收资金、提高上座率等作用,但它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这些相对功利的层面上,还可以是一种向球迷表达谢意的方式。过去三年,球迷和俱乐部没有太多机会在同一个空间下战斗,可能会形成一些彼此之间的疏离感。而让利可以让球迷感受到俱乐部对他们的尊重,从而迅速重新凝聚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结。
看台上的“第12人”即将全面回归国内联赛
王伟:其实三年前,由于联赛改成赛会制,一些2020赛季前预售的季票、套票失去了使用机会。很多球迷没有选择退款,一直保留着相关权益。所以恢复主客场制后,这些套票权益要重新兑现。所以本赛季再卖套票时,设置的方式还得灵活一些。像之前陕西长安竞技发售会员制,其实是一种探索。在比赛观看权益的基础上再去开发一些服务球迷的产品,进而生成一种深刻的球迷文化,有助于支持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张闻:很多国内俱乐部其实都有探索服务球迷的机制,内心也是很希望能和球迷建立更融洽的关系。但相关工作做得似乎不够精细,不少俱乐部没有专门运营球迷相关事务的部门。
王伟:我早年去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参观的时候,就了解到这些欧洲俱乐部服务球迷的细致。拜仁每月都会邀请球迷观看球队训练。训练场中开了一家咖啡厅,专门接待球迷,会卖咖啡、啤酒、三明治等等。观看球队训练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球迷互动场景,咖啡厅让整个互动氛围更加自由轻松。这是很出色的一种服务球迷形式,我认为值得国内俱乐部借鉴。
急需商业开发人才加入
张闻:球迷套票、咖啡衍生品等等都属于俱乐部开源的方式,但这方面收入对国内俱乐部运营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很多俱乐部跟我透露,衍生品收入只占总收入不到1%。衍生品收入比较难马上做起来,而且近几年来俱乐部在商业赞助和转播两大板块的收入也明显下降。怎样应对这种挑战?
罗冉峰:经营难其实是世界足坛都出现的问题。但对于国内赛事来说,转播和赞助收入减少,但俱乐部的球员支出也逐渐回归到理性水平。然后随着主客场制回归,球市的热度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这样国内职业足球就会进入一个物极必反的状态。某些积重难返的俱乐部退出了,会有新的投资人进来。新进来的投资人会更加理性,更容易找到一条适合俱乐部发展的新道路。这条道路有可能还能达成收支相抵乃至长远盈利。有了普遍的投资理性,中国职业联赛的环境也变理想了。
张闻:但无论如何俱乐部还是要有商业赞助。之前中性名政策未推行时,俱乐部冠名是非常有价值的赞助方式。现在失去冠名后怎样拉赞助呢?
王伟:从广告位来说,无非是球衣胸前广告、袖口广告,假如开放性更高的话,还可以像海外联赛那样引入臀部广告等更多赞助位置。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运营的人才加入到俱乐部里,依照商业原则做好商务合作开发。过去国内俱乐部太依赖投资人或母公司输血,现在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做好商业开发本身。
从联赛到俱乐部都要需要人才助力商务开发
罗冉峰:中性名政策砍掉了俱乐部的重要收入来源,作为政策推动者,中国足协、联赛应该考虑怎样做好自身服务,去帮助俱乐部弥补收入缺口。为什么那么多商家想赞助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曼联?因为这些俱乐部在最主要的国内联赛赛场不断积累荣誉,然后联赛的国际影响力高,让俱乐部受益于这种影响力所衍生的商业价值。
国内联赛也要努力在今后几个赛季探索转播呈现、媒体呈现、周边包装等等内容,提升联赛的商业价值。因为单靠俱乐部本身自推自销、吸引赞助商,其实是挺难的。联赛商业价值提升,俱乐部从联赛转播和广告收入的分成能增加,俱乐部也能借着好的平台吸引更多合作伙伴。
新赛季任务在于重塑球迷期待
张闻:印象中俱乐部确实也想了很多办法呈现广告商,例如球场里所有的地毯都印上赞助商标志。为了迎接新赛季,俱乐部也会继续想办法主动出击,令球队增收。
目前新赛季具体时间没确定,只是暂定于4月下旬开赛。整体来说,新赛季还是离我们比较近了。那么当半年后联赛结束,冠军、亚冠、降级等名额都尘埃落定时,我们会认为,一个怎样的2023赛季,可以算是交上满意答卷呢?
罗冉峰:我自己的预期不是很高。三级联赛都能顺利结束,期间不要出现太多薪资纠纷、不要连续出现俱乐部主动退赛,每一轮都按质按量踢下来,我认为已经是联赛扭转颓势的体现。
是时候重新唤醒球迷对俱乐部的情怀
王伟:将联赛改善形容成痛定思痛也好、形容成知耻后勇也好,我希望在这个赛季里看到一种精神。球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追求高薪,投入训练、投入比赛;足球各界也都沉下心来,认真想想怎样将中国足球做好。而从俱乐部生存发展角度来看,我认为只要大家今年能坚持下去,少一些俱乐部退出,中国足球市场就能慢慢熬过近年的艰苦历练,逐渐回到正轨。
张闻:我提一个比两位更高一点的要求。我从一个球迷的想法出发:如果今年结束的时候,我恢复了“足球生物钟”,知道每周哪一天比赛、每场比赛哪个时间开赛;如果我牵挂着即将开赛的比赛,周六开赛我周四就已经心情激动;如果我在比赛时间打开电视或其他媒介,就能轻松看到我家乡球队的比赛……如果以上种种都能达成,2023赛季就是一个满意的赛季。我们希望早日看到,中国足球联赛,回归到我们熟悉的日常。谢谢两位参与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和Osports全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