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时期,由于军费紧张等问题,我们众多兵工厂曾面临倒闭,甚至有许多兵工厂为了生存,只能改行生产雪糕和洗衣机等。然而,就在国内大量军工厂难以为继之时,两伊战争拯救了大批国内企业。可以说正是因为当年果断把握住时机,才带来了许多意外收获,当年的交易额至今难破。
据悉,截至1975年,尽管已经进行了多轮裁军,但我们军队数量依然高达610万,军费更是已经占国家总支出的17.37%。在当时世界已经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尽管我们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但国民生活水平仍旧比较贫困。为了改变国家现状,领导人不得不再次强调大规模裁军和继续削减军费,国内军工业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为我们国产军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军工研发向来以“烧钱”而著称,想要获得较好发展,就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只有投入越多精力才会取得更好效果。当时因为国内种种无奈的现状,我们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发展上,一些军工厂只能艰难运行。
就在上百家军工厂濒临崩溃之际,中东地区爆发了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因为领土争端,爆发了一场长达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伊朗和伊拉克作为邻国,双方恩怨非常复杂,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是双方主要冲突点。更重要的是,两伊之间有长达上千公里的边境线,其中包括蕴藏大量原油资源的阿拉伯河两岸,为此双方没少发生各种争端。1980年9月,伊拉克曾出动大量战机,对伊朗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疯狂轰炸,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认为,此战能奠定该国在海湾地区的霸主地位。然而,令伊拉克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会持续那么久,还让两伊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个机会,大量军工厂因此焕发生机。
当时伊朗被伊拉克的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多个城市在突袭中沦陷,还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但是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伊朗立即进行反击,除了对伊拉克实施空袭,还将7个师和2个旅的兵力派往前线。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一场比较“烧钱的游戏”,哪怕当年两伊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国内经济实力还比较雄厚,面对如此持久的战争消耗也有点撑不住。不仅如此,美国与苏联也好似商量好了一般,同时限制本国武器的出口数量和提高武装价格,这对面临经济赤字的伊朗和伊拉克来说,无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两伊纷纷将目光转向我们,国内军工厂迎来最大订单,在短短几年之内,仅靠出口军火就获得了5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说正是两伊战争的爆发,让大量国内军工厂起死回生,同时还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