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眼下,2022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十二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记者在北京科学嘉年华上获悉,近年来,由北京市科协积极推动全市青少年参与的“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活动,一直在国防、航空、航天、航海领域搭建青少年与科学家零距离交流学习的科普互动平台。
(相关资料图)
北京青少年提出5000余个问题
“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与北京飞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进中心、北京国盛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研究院共同创办,旨在联合多位院士、科学家,组织全国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提问,由科学家以书信、科普视频等形式做出回复,进行科普互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省、市科协积极组织青少年广泛参与。其中,在北京市科协的推动下,北京市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活动。截至2022年9月10日,北京市小学生共计提出5209个问题,院士专家们对月球地形地貌、黑洞特征、航天员素养、火箭控制、飞机轨道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小朋友提问集锦(部分)。
院士回复鼓舞“小小航天迷”
一年级的马铭轩提问:“月球地形地貌特征什么样子?月球表面为什么这么多撞击坑?”
六年级的李金泽提问:“为什么从地球看月球永远只能看到正面?”
这两位北京的小朋友非常幸运地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的回复。
在2022年4月24日播出的“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科学家直播第一集《我们的月球》中国航天日特别节目中,欧阳自远院士回复了包括马铭轩、李金泽在内的5位同学的问题。全国各地多名中小学生收看了这场节目,节目吸引和鼓舞了许多“小小航天迷”。
观看节目的孩子被激起了崇尚科学的热情,一名小朋友在观后感中写下:“这堂课让我对浩瀚的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梦,飞天梦,我的梦,我要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向着星空前进。”
有热心家长表示:“这次欧阳自远院士飞天梦大课堂的直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节难能可贵的科学课程,不仅为孩子在天文知识方面答疑解惑,还在孩子心目中种下了做天文家的梦想,助力孩子更加主动去探寻科学知识的奥秘。”
稚嫩笔触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与院士专家直接交流,点亮心中的航天梦,是青少年们梦寐以求的幸事。当梦想成真时,他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年级的王君天一直有个疑惑:“火箭上没有驾驶员,它的正确飞行是怎么控制的?”在得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李光亚的权威解答后,小朋友用稚嫩的笔触和话语表达了对专家爷爷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