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体育

当前聚焦:甘肃兰州:黄河风情尽显金城魅力示范样板激活文旅业态

2022-09-13 15:43:14
A+ A-

转自: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

兰州以“黄河之都”名闻天下,城因黄河而兴,河绕兰州而美。为弘扬传承黄河文化,赋能文旅产业振兴,甘肃省文旅厅、兰州市文旅局、兰州文旅集团联合开展“强省会-最美黄河故事”主题活动,用创新实践为黄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赋能增彩。

积极作为打响文旅品牌

近年来,甘肃省文旅厅按照培育一个好企业、找准一个好产业、亮出一张金名片的思路,与市州致力推动黄河文化兴起来、黄河文艺火起来、黄河文物活起来、黄河产业强起来,以破茧蝶变、向美而生的实际举措诠释“黄河之滨也很美”的丰富内涵。

甘肃省文旅厅全力支持兰州把黄河风情线作弘扬黄河文化的点睛之笔,以兰州为中心打响“环西部火车游”“丰收了·游甘肃”“空中丝绸之路”产品品牌,支持读者印象街区兰州老街、水墨丹霞等精品景区提质增效,在文旅资源上串联“点、线、面”,在文旅项目上提质“景、园、区”,在文旅业态上服务“老、中、青”,打造具有西部大山大河气派的文旅产业项目和景区,不断增强兰州市在文旅产业中的集聚带动作用。

兰州市围绕“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愿景,聚焦“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品牌,制定《兰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20-2022)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铸品牌,策划实施代表黄河文化地标的重点项目,开发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为内涵的文旅商品,培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全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让兰州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名城、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优势转化打造产业精品

近年来,兰州以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主线,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园区、上项目、强实体、创品牌,打造出了一批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相彰显的项目和景区。

本次“强省会·最美黄河故事”主题活动,共评选出兰州老街、河口古镇等8个黄河文化兰州段优秀文旅产业项目和柴林、吴永忠等7名产业带头人,为黄河文化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品牌树立了示范样板。

这批优秀产业项目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各显神通,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主动作为,是弘扬传承黄河文化、彰显甘肃文旅力量的崭新实践。黄河楼景区深挖黄河文化底蕴,博采天下名楼之长,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为标榜,建成集文化展示、观光旅游、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山水名楼,靠“万里黄河第一楼”的气势奠定了“黄河之都”文化地标之位;栖云小镇以黄河文化为韵、黄土高原为形,精心打造花海野舍、模拟飞行、丝路瓷苑三大板块,集中探索田园观光、生态农业、非遗文创、休闲娱乐发展路径,为甘肃培育田园综合体提供了“旗舰店”样板;河口古镇作为黄河“四大渡口”之一,自古是丝绸之路重镇、兵家必争要塞、商贾云集码头,景区保存有最完整的明清标志性古建筑,砺山带河、崇文兴旅,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宣传优秀文旅项目的实践者、让文旅发展领头人成“新宠”是本次活动的主旨。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馆长柴林秉承收藏文化情怀,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建成世界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自行车博物馆,为“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增添了新的旅游观光点;兰州市榆中县浪街项目创始人吴永忠学习借鉴陕西省袁家村模式,精心打造集中特色小吃街、民俗文化街、乡土购物街和“黄河驿·梦园”窑洞康养民宿群为一体的‘老家·浪街’乡村旅游综合体,为全省发展乡村旅游趟出了一条好路子;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党支部书记张建文,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村806户村民整体搬迁入楼,带领群众试点成功全国田园综合体项目,为全省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了鲜活经验。

融合创新树立活力标杆

2022年,兰州市在文旅发展上按下快进键,在文旅产业上强龙头、壮筋骨,着力增强在“强省会”战略中的贡献。广大文旅企业和产业带头人以讲好黄河故事为主题,以创新思维在产业培育、文化IP打造、宣传营销等方面大胆实践,为全省黄河文化兰州段培育精品项目、提供成功经验,力争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50亿元。

目前,兰州以实施项目建设、文旅营销、景区建设、“六夜”体系、市场主体培育为主“五大突破”工程为抓手,与19座沿黄城市共同成立“陆海同游、东西互赏”旅游联盟。兰州老街、华夏文化展示中心、兰州万达茂等重点项目完成预期进度;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有望创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白塔山、兴隆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实施;河口古镇、青城古镇、树屏水墨丹霞景区、兰山景区、石佛沟景区建设不断提升品质;读者印象生态文化精品街区有序推进;甘肃简牍博物馆即将开馆亮相......兰州正在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树立文旅标杆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甘肃省文旅厅供图)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责任编辑:bH_0225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