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52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所谓“漕运”,实际上就是古代社会对粮食和其他资源的征管,而“总领所”是南宋时期的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种制度的产生始于绍兴,是北宋由漕漕制逐渐演变为南宋独有的供漕制度,可以说,总领所制度不仅是南宋时期所特有的,更是南宋时期供漕体制的基础。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十八年,临安、平江、淮、湖、广三地,每年都有一百万两银子,都是由户部出。
南宋的漕运制度也是在这一年才彻底成型,在此之前,一直处于一个过渡期,所以宋代的漕运制度仍然是以北宋的供漕制度为主。
一、两宋在漕运制度上的变化
探讨宋代供漕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对北宋供漕体制向南宋供漕体制转变原因的一次探索,其中必然少不了对南北宋时期的社会变化有所涉及,而供漕体制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发运使方面的变化。
1、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漕运制度浅析
南宋的都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历史因素的推动,这就是北宋的“转运使”。
在北宋的时候,转运使的职责就是管理货物,也就是负责运输,与漕运不同,在北宋的时候,转运使是不会插手和珅的事情的。
和事,指的是北魏时代的官员购买粮食的一种方式,一种是用来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和一是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的一种政治制度,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位官员专门负责这件事,叫做“漕运”。
漕司之下,又有转运司、州县等官员,负责具体的事务,所以,在历史上,运兵司也被称为“大漕”。
据《宋史》所载,“久而久之,道路疏漏,嘉佑三年,朝廷下旨,严惩司格的旨意,以及转运使的通令,不能按时进贡。”
由此可见,北宋的漕运系统是非常严格的,对于转运使、漕运、转运司之类的职位,也是十分的清楚。
最大的优势就是,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可以第一时间找出相应的负责人,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调查,而不会那么麻烦。
南宋之所以能够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漕运体系,这和南宋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南宋前期战乱不断,因此,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军需。
这样的话,原有的水运体系就不能满足目前的情况了,所以南宋才会建立起自己的总领区。
2、北宋至南宋的转型期,运使功能的变迁
前面所说的两宋两代漕运的最大变化就是发粮,那么,这一职位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安石变法以后,最显著的改变就是转运使的功能,历史上有记载:“凡购买、收缴、上缴之物,都要以便宜为贵,以方便运输。”
从上面的信息来看,这一次的改革是对宋朝制度的颠覆,也就是说,这一次的调换,应该是在熙宁年间以后。
由此可以看出,在南、北宋时期,漕运使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崇宁,胡师文为转运使,后来改为转运,各大转运司都有自己的职责,所以才有了这一点。”
到了南宋,转运使也开始涉足和政,《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有一句话:“过江之后,河匪多,司第己。”绍兴二年,转运使被废止。
而南宋之所以能取消转运使,是因为当时的交通状况与北宋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到了南宋,因为水路的发展,加上自己的政策改变,使得南宋对长途运输的需求减少,所以,转运使的功能也就失效了,绍兴二年,南宋就有了废除转运使的条件。
总领所的雏形已经初具规模,即三大分镇,“军粮由原来的运输使统领负责,再由各地运送,以供国家使用。湖北、淮南已行分镇,两浙行都在此,自有一条水路。”
从这一点来看,在南宋时代,运输使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取消转运使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从南宋开始,运送使者和转运使者的任务就可以看出,转运使这个职位正在慢慢的失效。
二、南宋总领所制度浅议
由于转运使的职位被取消,势必会引起南宋的漕运体制的变革,而这一变革最大的改变,便是三大总督的设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总领所建立之前,南宋的水运体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模棱两可的。
1、南宋时期,总领所的位置比较模糊
南宋时期,模糊的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建炎、绍兴前期,这一时期,南宋的制置使、宣抚使兼办军务,处理与贸易有关的事务。
这种体制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把军事和财政混为一谈,又叫供求结合。
之所以会有这种漕运,是因为南宋前期战事不断,所以朝廷的财政和军费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这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但并不是宋代的制度。
所以总领所的设立,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将驻扎在这里的官员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负责安抚使的军事物资,另一部分则是淮东、淮西、湖北三大总领。
而另外一部份,就是负责另外一方面的事务,例如国库、粮食等,所以这一次的设立,可以说是对北宋时期的漕运制度的一次改革,也是对南宋前期的供漕制度的一种调整。
不过,在南宋初期,由于交通的混乱,总领所的设立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总领所就是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
这主要是因为总领所建立以后,掌握了户部大部分的权力,而总领府又掌握了军需物资的管理权,所以户部在和丰的大部分资金都会流向总领馆,那么总领所就是一个新的金融机构。
也有人认为,领事馆其实就是户部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领事馆拥有一定的军费,但是供应区的税收和粮食的分配,却是由户部来决定的。
所以总领只是户部的一个分支,因为这个猜测,所以领事馆的位置并不明确。
2、南宋时期领事馆的位置与形成原因探讨
不过,从更多的历史资料来看,总领所的确是南宋的第一代,也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而不是猜测中的那种,因为总领所是户部的一部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记载,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这种制度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也是最早出现在南宋的,李心的传记里写得清清楚楚,“从来没有人知道过这种情况。”
事实上,从总领所的功能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之处,例如,总领所可以自行征收赋税、军粮自行购买、酒课自行征收、榷务自行管理等等。
这些功能在以前的漕运中都没有,远远超过了宋代以前的“应该由上而下”的政策,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
所以,从北宋到南宋的发展,可以看到,漕运制度的改革,从发运使的废止,到总领所的产生,都反映了宋初的社会性质和国家的变迁。
而南宋的总领所,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才有了这个总领所,这个总领所的作用,就是为了满足军队的需要,以及各种税收的管理,所以,这个总领所的范围更广,权力也更大。
但这种体制仅仅是针对南宋特定的社会背景而设置的,对于南宋来说,却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