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刘备随母亲在家以织席贩履为业,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一日,刘备在他家屋子旁边发现了一棵桑树,足有五丈高,过往的人们都觉得这树不是凡物,预示着这家以后必出大才。
刘备时常在树下玩耍,看着枝繁叶茂的桑树,他心里总是会想:“我将来一定能坐上这样大的轿子。”
【资料图】
果不其然,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初六,刘备在成都即位九五。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刘备实现了他小时候的梦想,只是这一切来之不易,其中凤雏庞统就死在了取西川的路上。
山中隐士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在三国时期是有名的大才,他的谋略、天文地理、八卦测算都属顶尖水平。但是为何兼得“卧龙凤雏”两人的刘备,却没有取得天下呢?
庞统身死落凤坡
刘备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时,身边只有关羽张飞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的诸多名将和诸侯都得知刘备宅心仁厚,一心想要光复大汉,所以愿意跟随他或者提供帮助,刘备这才有了一些势力。
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在他帐下做谋士的徐庶向他举荐了诸葛亮。听完徐庶的对比,刘备喜不自胜,带着关张二将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
有了诸葛亮,刘备兴汉的夙愿也一步步接近了。按照诸葛亮所献《隆中对》,刘备占据荆州之后,第二步就是入主西川,也就是这个时期,刘备同时拥有了卧龙凤雏。
早年的庞统在周瑜的帐下做幕僚,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重用。庞统的好友有心将他引荐给吴王孙权认识,希望他能够看到庞统的大才。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孙权却因为庞统的长相直接拒绝了他。
心灰意冷的庞统对东吴不再心存幻想,于是便转入刘备的麾下,希望在此施展才干。
公元211年,刘备的营中来了一个名为法正的谋士。一番交谈之后得知,他来自西川,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刘备能够出兵西川。原来四川刘璋懦弱,多年来饱受张鲁的欺辱,近年来更是变本加厉,刘璋实难忍受,才派人外出求援。
从法正的口中刘备听出了他对刘璋的不满,而且极力邀请刘备入主西川,他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刘备此时已经得到了卧龙凤雏两位大才,一番商讨之后,决定带兵入川。但是由于荆州地大,且是战略要地,诸葛亮不得不率关羽留守。所以攻取西川的军师一职自然而然落在了庞统身上,武将则是黄忠、魏延等人。
刘备与刘璋在涪城会合之后,随后便与所带步卒数万人一同驻军关。为了抗拒张鲁,刘璋向朝廷上表,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一职,同时还给刘备许多士卒,并且供应粮草。
张鲁兵退之后,刘备不再率军追击,而是在当地厚树恩德收拢人心。
建安十七年,张松密会刘备的事情败露,刘璋也明白了刘备的狼子野心,计划与之反目。
身为刘备的军师,庞统向刘备献出上中下三条计策。上策是率军直接攻取成都,理由是刘备部下多是善战的将士,而且此刻的粮草足够,如果能够星夜奔驰,定能打得刘璋措手不及,一举拿下西川。
中策是立马拿下川中大将杨怀、高沛等人,取得他们的兵马粮草。并且庞统还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战略,他建议刘备制造粮草不济的假象,带着部下回荆州,引得川蜀大将前来送行,这样一来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吞并他们的人马。
这是庞统所献第二计,这条计策的缺点就是打草惊蛇,一旦消息传到刘璋的耳朵里,他定会依托川蜀有利地形迅速组织防御力量,这样一来,再想举兵征讨就难上许多。
庞统所献下策即是立马回荆州,从长计议。只是这样一来,日后再想入西川就真的难于登天了。
一番思索之后,刘备决定采用庞统所献第二策。果如庞统所料,诱杀杨怀高沛之后,虽说获得了他们的兵马和潦草器械,但还是让刘璋知道了。
刘璋派出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所有将领,命令他们一定要阻止刘备入川。可是在刘备的面前,这些多年不打仗的士兵不堪一击。没过多久,这些人逃的逃降的降,丝毫不能阻止刘备进军。
就当刘备兵锋正劲之时,一座坚城挡住了去路,也就是雒城。
雒城地势优越,城防坚固,强攻则伤亡甚大。庞统想到之前法正说过:“山北有大路,直通雒城东门;山南有小路,直通雒城西门;两路都可进军。”
听过庞统的建议,刘备觉得计策可行,便同意庞统走小路,而自己率军走大路。可是稍微有点兵法知识的人都知道,小路狭窄,崎岖不平,特别适合埋伏,而庞统文人出身,走小路一旦遇袭,定死难还。
就在分别之际,刘备还将跟随他多年的战马“的卢”让给了庞统,这个举动令庞统十分感动。
可就算骑着宝马,悲剧还是发生了。就在庞统行至落凤坡时,只听得山上一声巨响,随后箭如雨下,纷纷向庞统射了过来。最终,庞统身中数十箭。
临死之前,只说了短短几个字:“今日我身死,乃是天意!”
刘备得到卧龙凤雏为何不能得天下?
按照庞统的话来说,他的死是天命也,跟刘备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即便庞统嘴上说着天意,但是也不难看出对刘备的不满之情。假如说刘备不考虑那么多,选择了庞统所献的上策,那么庞统就不用战死了。
还有一点就是刘备作为征战数十年的统帅,心里真的不知道走小路会被伏击吗?他仅仅是把自己的宝马让给庞统,自己则走安全的大路。他若真的珍惜良才,就不该把如此危险的路留给一个文弱书生。
刘备虽心怀大志,一心想要恢复汉室江山,可他却在得到人才之后不知道如何才能发挥他们的价值。就在诸葛亮北伐失败弥留之际,也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虽遇明主却没有完成王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的死对头曹操就比他强了一大截。曹操举贤不避亲,不拘小节,重用贤能之人,因此他的手下有许多文臣武将,如此才能保证曹魏经久不衰。
刘备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义气,特别是和自己的结拜兄弟之间。为了给二弟三弟报仇,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执意与东吴撕破脸皮,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陆逊,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蜀汉逐渐走了下坡路。
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刘备最终的败局,可见他的失败并非偶然。
结语
刘备此人虽善于吸纳人才、但却总在关键的时刻感情用事,这就造就了他无法一统天下的结局,更可怜了那些追随他一生的能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