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安(西安)与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位于丝绸之路两端的闪闪发亮的明珠,将太平洋和地中海连接起来,缀连东西方的中间地带,从此,这条从长安到罗马,连接东方与西方的商道,络绎不绝的行走着朝圣者、军队、使节、商人。这里是文明的交汇地带,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祥地。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一座都城。
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当时文人记载“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王建《夜看扬州市》)“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
因为仰慕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明,前来长安朝觐、留学、进行学术交流和经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300多个。唐朝与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国家进行了密切的文化交流,在国子监有许多来自这些国家的留学生。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也是全国的宗教中心。
由于国家对外交流密切,许多宗教从西方传入长安,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所以当时唐朝同时存在着多种宗教,宗教活动极盛,如佛教、道教、摩尼教(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等教义所创的一个世界性宗教。从4世纪至6世纪广泛流行于中亚以及地中海一带。武则天延载2年,公元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献于武则天,标志着摩尼教在中原地区公开建寺传教)等。
伊斯坦布尔是全世界唯一市区横跨两大洲的城市,一个城市两个机场,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伊斯坦布尔扼博斯普鲁斯海峡咽喉,横跨亚欧大陆,是古代丝绸的必经之路,也是控制中东和欧洲陆路交通、黑海与地中海海路交通的重要关口。2000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激烈的碰撞、交织着。它是一个跨越时间的传奇,做了1100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罗马文明的中心,千年的东正教之心。又做了600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伊斯兰教之心。先是基督教教堂,又成了穆斯林的殿宇。
作为古代三大帝国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热那亚人,威尼斯人,犹太人,阿拉伯人 维京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都称伊斯坦布尔为自己的家。
公元4世纪中期到公元13世纪初期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最为繁华的城市。在规模、影响力和重要性上远远超过了罗马。今天,长安称为西安,君士坦丁堡叫做伊斯坦布尔。称呼已变,但这两座城市的文明,影响,贡献,仍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