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计谋不等于善用计谋,历史上不乏足智多谋之士,最终并没有封侯拜相,反而适得其反,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们忽视了计谋的运用原则。
那运用谋略需要 注意哪些原则呢?鬼谷子在《谋》篇告诉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我们一一和大家解说。
【资料图】
1、公不如私、私不如结。
鬼谷子说:“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 私,可解释为秘密谋划;结,可解为缔结,结交。就是说,运用计谋,公之于众不如私下密谋,私下密谋不如结为同盟,结为同盟就可能没有间隙。
古人云:“声大义者,张胆而明目;定大策者,潜虑而密谋。”任何道德大义都应该公布于众,让大众看到正能量、影响力,比如,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秦朝末年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等,正义大旗应该让天下人知道。
但规划重大策略的时候,必须潜心思虑,秘密规划。计谋尚未施行前的公开讨论,比不上小规模的私下筹划。若谋划未成熟便当众讨论,必然导致泄密,从而使计谋半途而废“流产”。
“结”原意为绳子打上一个结,此处意为:私下密谋虽为筹划的一种重要手段,却并不稳妥,效果也不理想,万一被敌人派去卧底混在一起了怎么办?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像打结那样建立利益同盟。
因为有了共同的目的、未来与命运,我们就会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出谋划策,守口如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每个人都不泄露机密。
2、正不如奇。
鬼谷子说:“(计谋之用)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就是说:运用计谋,按常规不如出奇,奇计可流而不止,变化无穷。故向君主进献计谋时,一定要献奇计;给人臣献计的时候、必私下和他密谈。
奇就是权变,非常人所能预料。在计策上,有奇计,在兵法上,有奇袭,在谋略上,有奇谋,目的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道德经》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认为,治国要以正道,用兵要以奇计,能使百姓安宁者可得天下。因此,说人主用兵,可言奇,说人主治国,应以正。
《孙子兵法》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奇正互相配合,灵活运用,变化无穷。所以以奇说人主,才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奇的是合理的,在实施上行得通的,而非标新立异的。
历史上无数案例,都是出奇制胜的,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奇袭乌巢”,孙膑“围魏救赵”等等。
3、掌握主导权。
鬼谷子说:“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说服,协商,处事都要把握主导权,这样才可以制人而不受制于人。制人才能掌握权势。受制于人,就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每个朝代末期,皇帝大多为傀儡,命运时常被他人所操控。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曹操挟天子以号令诸侯。身为正统天子的汉献帝,仍有许多汉朝官员替他尽忠效力。
有一天,汉献帝用鲜血写下诏书缝进衣带,偷偷传给了董承和刘备一行。这就叫衣带诏。这些人为了恢复汉室天下,而在幕后策划诛杀曹操。结果,密谋泄露,董承,王服和种辑为曹操所诛三族。
刘备出逃,曹操召天下开始征伐。
世事无常,做事,尽量把握主动权,少受他人摆布,才能我的人生我做主。
计谋运用的原则其实有很多,今天就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了三点,即,一、公不如私、私不如结;二、正不如奇;三、谋划要能让我方掌握主导权。
我是云梦君,下期继续和你分享鬼谷子智慧。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