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能者上,庸者下。
(资料图片)
然而“能”,在此并非只是指能力那么简单,而是强调处世之能力,即精通为人处世之道——唯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胜任更高的位子。
“庸”亦是一样的道理——并非只是指能力低下,而是强调不精通为人处世之道,以至于即便身处高位,亦会很快下来。
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这句话所诠释的深意。
进一步的说,个人能力太强或者精明过头的人,并不一定适合居于高位,正如周朝代时期有句谚语所讲的那样,即: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大意是说,精明过头的人,大都不祥,甚至容易招致灾祸。
何以见得?
我们继续看《列子》的原文,即:
“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在这则寓言当中,列子讲晋国有一段时期,强盗猖獗。
然而有一个叫郄雍的人,却可以看出强盗的相貌,甚至于千百人中也不会遗漏一个。
晋侯大为高兴,就将这件事告诉赵文子,并说:“有郄雍一个人就够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
文子听了之后,就说:“您若是依这样的方式治理强盗之患,那么,强盗不但不会被除尽,而且郄雍亦一定不得好死。”
不久,郄雍果然被强盗抓获并杀死。
晋侯知道后大为惊骇,于是立刻召见文子,并向他请教治理强盗之患的方法。
文子说:周朝时期有一句谚语,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大都不祥;心灵能估料到他人隐藏之事的人,必有灾殃。更何况对治强盗,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得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盛行,从而让老百姓有了羞耻之心,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强盗了 。”
晋候听了赵文子的建议,就任用了一些既贤又能的人来主持政事,以至于让许多强盗都跑到秦国去了。
由此可见,精明过头的人,之所以治理不好天下,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即:
一、处事太过于精明,并不见得是好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事太过于精明,虽然看似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你当领导,若是事事计较,容不得半点瑕疵,更没有一些“油水”,那么,手下的人必定会有怨言,以至于很容易演变成“为了应付而做事”。
而这当然不可能做成事了。
这就是处事太过于精明,并不见得是好事的道理,亦是精明过头的人为什么治理不好天下的原因之一。
二、为人太过于精明,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反感与排斥
一般来说,为人太过于精明的人,非常容易斤斤计较,继而会经常患得患失。
而这样的人,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反感与排斥,以至于处处有障碍,难有顺利的时候,故而很难胜任更高的位子。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列子为什么讲精明过头的人,反而治理不好天下的真正原因,亦是以上这则寓言所诠释的另一层深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列子》《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