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全球新消息丨明十三陵为何有一座太监陵墓?哪个太监能够获得这么大的荣誉?他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能入皇陵?

2022-10-10 08:39:45
A+ A-

这座太监陪葬墓,就是王承恩墓。

明十三陵陵区内、毅宗朱由检的思陵前有一座陪葬墓,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崇祯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资料图片)

王承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忠宦,清朝皇帝顺治赞其“贞臣为主,捐躯以从”,也是中国历史少有的有谥号的宦官,南明弘光帝赐谥忠愍。

王承恩是在万历年间入宫的,后被分配到崇祯的潜邸信王府当差,任掌管太监。朱由检一出生,王承恩就负责照顾他的日常起居,直至崇祯吊死煤山,都未曾离开过他,从崇祯生到死,王承恩都是不离不弃,忠贞不二。

不似魏忠贤掌权后的党同伐异,任人唯亲,贪赃枉法,王承恩掌权后并没有胡作非为,不曾组建自己的派系,也未曾卖官鬻爵,更未曾贪赃枉法,当有户部尚书周延儒因其太监的身份,向崇祯进言,说他会是另一个魏忠贤,害他差点被崇祯杀死时,王承恩知他是为国进言,为过着想,因此事后也未曾有过一丝报复之心。

王承恩,就这样专心侍奉在崇祯的身边,协助他处理国事,帮助他挽救这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不曾做过一件危害大明王朝统治根基的事情。

纵然崇祯曾想杀掉他,王承恩对崇祯的忠心却始终未变,在他眼里,崇祯不仅仅只是他的主子,还是他从小照顾到大的孩子,崇祯是他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对崇祯,王承恩早已不存在什么忠与不忠的问题,崇祯就是他活在这世上的所有期望,他期望着崇祯能成为一代英主,重振这破碎的大好河山。

然而,天命不可违,崇祯虽有中兴大明之心,可性格却实在是太有问题,猜忌成性,焦虑急躁,脾气暴躁,这些中兴之主最不能出现的性格,统统在崇祯身上出现。故而,最终大明还是亡了,亡在内忧外患。

1643年三月,李自成军攻入北京。

太监王廉急告崇祯,叛乱已入城。崇祯闻悉,孤独地坐在大殿上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崇祯投降,崇祯大怒将其一剑刺死。

见大势已去,崇祯命人将太子、永王、定王送到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命其待时局平稳,再悄悄离京南下。之后,崇祯又回到后宫哭着对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道:“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便自缢而亡。

而后,崇祯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何要降生到帝王家啊!”,说完就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长平一声惊呼昏死过去。之后,崇祯又挥剑刺死了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

十九日凌晨,李自成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崇祯手执三眼枪,率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欲突围出京,可惜被叛军乱箭所阻,只得退回。之后又跑到齐化门,此时成国公朱纯臣早已叛变,面对崇祯的叫门,始终不开门。见此,崇祯只得再次转向安定门,此时这里的守军早已四散逃亡,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也无法劈开。

拂晓,见四门都无法突围,崇祯只得重返皇宫。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尚存一线希望,希望有忠君爱国之臣前来救驾,商讨如何面对此危境。然而,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他心灰意冷地说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见自己已众叛亲离,无一人前来救驾,身边只有数十位太监陪伴。崇祯怎么也想不到,最后陪在他身边的不是那些整天叫喊着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而是他一直在担心会造反的太监们,这真的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见此场景,崇祯再也生不起一丝希望,心灰意冷下走到了煤山,在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死前,崇祯在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死后,一直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王承恩亦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追随崇祯而去。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就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京城未破时,他们一个个都在叫唤着自己是大明最忠心的臣子,可结果呢?真正能做到坚持自己的誓言,不投降外敌的臣子又有几人呢?

历代掌权人,最喜欢的莫过于王承恩这等忠仆,忠贞不二,无论自己处于何种境地,他都会坚定不移地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不会生出一丝背叛之心。

因此,当清朝皇帝顺治入关后,对王承恩是极力推崇。顺治亲自下诏将他陪葬在原只有皇族和妃嫔才能葬的明皇陵中,就葬在崇祯的身边,让他一直陪着崇祯,并亲自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名垂青史。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可以关注公众号:“澳古说历史”。

责任编辑:bH_0128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