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合肥,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是安徽的省会。能成为省会城市,这必然跟它的地理位置跟经济发展分不开。
而在三国的时候,合肥还只是一个不大的县城,规模也没有现在这么大,但地理位置却同样重要。它的北面是秦岭淮河,向南是长江,无论是谁占领了此地,淮河跟长江都会受到控制。因此,在这里曾经发生了很多次的重大战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时的合肥,属于曹魏所有,又与吴国接壤,所以成为了吴国和魏国发生战争最多的地方,前前后后一共爆发了6次不同的战役。第一次战役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孙权带兵亲自去进攻合肥,而当时驻守合肥的是刘馥。
他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环境,改善了这里的经济,吸引了很多人来到这里定居。所以,合肥更加地成为了古代枭雄争先抢夺的要塞。
而在孙权的不断攻打之下,又逢天气不好,一直在不断地下雨,合肥城眼看就要失守了。紧急时刻,蒋济献计,谎称4万援军已快到城下了,派人相迎,又命3个守卫将士带信出城后,又悄悄回城。
如此一来,孙权怕被两面包围,只能先撤退了。
而第六次战役发生在公元253年,诸葛恪带着20万人北伐,5月份的时候,又开始进攻合肥。当时,他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没想到张特却带领着手下苦苦守候这里一个月,死伤无数。
后来又因为天气很热,引起了士兵们的抱怨,攻城的速度也渐渐地慢了下来。最后,魏国的20万援军也到了,吴军大败。所以说,因为合肥地处要塞,每隔几年魏吴两国都要在这里发生一次战争。
如果魏国失去了合肥,北方剩下的都是平原,没有可以防守的地方。而吴国想要往北发起进攻,就必须要占领这个要塞。当然,由于合肥当时的地理位置,离东吴的都城没多远,这对孙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威胁,它离巢湖又非常近。
这也是孙权屡战屡败,但他还是要不断攻打的原因所在。如果真的能攻打下合肥,他就能增强自己对长江以北的控制力,自身的安全也会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
而同时,合肥的水路交通也十分便利。
孙吴当时有汉水、濡须水和中渎水等3条北上水路。因为刘备占据着荆州,襄阳又在曹魏的掌控中,走汉水也就变成了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中渎水水位又常年多变,不能保证整一年都可以行驶。
所以,孙吴不可避免地只能由长江来到巢湖,但曹魏的合肥又成为了阻挡他前行的巨大阻碍。
最后,合肥的经济也起到了补助作用。
得益于南北朝的水运,合肥集中了不少经济物资,也因此一跃成为了跟长安、洛阳齐名的货物中转中心。随着之后商贸的繁荣,百业的兴旺,合肥一下子成为了全国八大都会之一,从中也说明了当地由物流中心转变为了商贸中心。
而合肥的发展,可以给孙吴的经济发展起到互补作用,以便于提升它的综合经济国力。
总而言之,因为地形的阻挡,吴师如果要进攻寿春,或者是魏军要攻击皖城,最为有利的进军路线就是要经过合肥。在两国都不能独占淮南的情况下,控制合肥的一方肯定可以在军事上获得最大的利益。
因为魏军掌握着攻击的主动权,多次从合肥南下,顺利地捣毁了孙吴的江北诸屯,让他们不能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而因为魏国长期占据着合肥,多次将吴师阻挡于城下。这样一来,魏国寿春地区的农垦经济只受到了少数又短暂的破坏。
从以上几个因素中就可以看出来,合肥的地位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所以才会受到了三国孙吴的重视,要从曹魏手中进行激烈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