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海拉尔区的旅游景区景点主要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达尔吉林寺、呼伦贝尔古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成吉思汗广场、哈萨尔斜拉桥等。这些景区景点全都分布在市区或市区近郊,来到呼伦贝尔市短暂停留,去这些地方游玩十分方便。其中名气大的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定位为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拉尔区北山,距呼伦贝尔市区约3千米。该园是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的,总面积110公顷,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上部分建有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主题广场、地面战争遗迹、模拟战争场景、游客服务设施等,能看到战斗机、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地下部分复原了日军司令部、士兵宿舍、卫生室、通讯室等建筑设施。
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设四个展厅,九个部分。展出了抗战各个时期的文字资料100余万字,珍贵历史照片1000余张,地图39幅以及大量的战争实物。馆内还设有电影厅、射击场等游客参与项目。其中第一厅主题为东亚烽火兴安怒。运用较多实景模拟介绍“九一八”事变后,苏炳文将军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发动著名的“海满抗战”,并利用中俄红色秘密交通线进行的一系列抗日壮举;第二厅主题为炼狱硝烟草原焦。通过大型沙盘、大量实物说明海拉尔的地势地貌、日军在此修筑军事要塞的目的、作用及中国劳工被迫修建要塞的悲惨遭遇,并以高科技手段全景展示了世界最早的大规模立体战争———诺门罕战役;第三厅以“塞外惊雷万木春”为主题,以大量实物、图片讲述苏、蒙军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全力策应配合,于1945年8月9日进攻海拉尔,并于18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艰苦历程;第四厅主要展示“世界和谐传友情”。运用照片、实物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中国向北开放最前沿的呼伦贝尔市,积极推动三国友好合作交流、互利互赢、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当年日本关东军为防御和进攻前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了17处军事要塞,其中最大的两处是海拉尔要塞和地处黑龙江省东宁市的东宁要塞。海拉尔要塞占地21平方千米,以敖包山、北山阵地为主体,由5个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组成。要塞现残存各种工事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地上部分建有30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暗堡、顶盖工事、掩蔽部、观察所、指挥所,还有迫击炮、榴弹炮等火炮阵地和防坦克壕等。地下通道及设施位于地面以下12至17米,总长约4000余米,各类用房50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被称为“地下城市”。
海拉尔要塞于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工程结束时,为了保密,残无人道的日军不但把劳工分批用铁丝将肩胛骨穿在一起,集体枪杀或活埋,还把参与设计建设的日本非军方人员也遣返回国并长期监视。唯一逃生的中国劳工张玉甫,后来为攻克海拉尔要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修建要塞中国劳工血泪史的唯一活着的见证人。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十分苏日战争打响,在海拉尔方向,苏联第36集团军开进中国境内,在完成对海拉尔要塞的包围后,于8月11日下午2时,各兵种协同配合开始对要塞进行攻击,至8月17日清晨日军挂出白旗为止,这座建设四年,日本关东军第80混成旅团司令部驻守8年,被当时的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的要塞,在不足8天的时间内彻底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