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形成于清末民初的各路军阀们终于被打垮了。
(资料图片)
军阀部队要么被撤编、缩编,要么被改编或收编,存留下来的虽然也有,但都实力大损,失去了与以黄埔毕业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蒋氏嫡系部队抗衡的本钱。
但有人的地方就分左中右,蒋氏的黄埔军虽在理论上都出自同一个派系,但内部依然山头林立。
对此,蒋氏也无可奈何。
一来,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虽然相对先进,但教官群体却都毕业于老式军校,自然也就会把他们拉帮结派的传统传递给这些学员。
二来,黄埔毕业生们都很年轻,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取代那些老资格的将领。这些老资格的将领又都是行伍出身或毕业于老式军校,自然也就会把拉帮结派的风气带给这些年轻的黄埔生们。
三来,老蒋也有意识地在黄埔毕业生中树立几个典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可以让黄埔生对自己感恩戴德,认为跟着他干有前途,又可以在军中搞平衡,不让一家独大。甚至,蒋氏还会故意挑起矛盾,只要他们之间有了矛盾,就更加离不开自己。
在黄埔系中,蒋氏的地位自然是超然的。自蒋氏以下,能够在黄埔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就得数何应钦了。
本来,蒋氏以为何应钦是个没有多少野心的老实人,虽然能力差点,但对自己还算忠心耿耿。
可不料,在197年4月,蒋氏被李宗仁、白崇禧“逼宫”,硬要逼蒋氏下台。当时,何应钦掌握着黄埔军权,只要何应钦能够站出来说一句话,蒋氏就会顺坡下驴不下野。
可何应钦愣是一句话也不说。
蒋氏失去了部队的支持,只得灰溜溜下野。从此,蒋氏开始对何应钦不满起来。
这也是蒋氏在复职后,为什么把何应钦的兵权一分为三,分别交给刘峙、顾祝同和陈诚的原因。
相对于刘峙和顾祝同,陈诚更加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对蒋氏更加忠诚。因此,蒋氏就决定在军中扶植陈诚来与何应钦抗衡。这也是陈诚能够在蒋氏眼皮子底下建立派系的缘由。
以蒋氏对军权的重视程度,陈诚如果不是得到了蒋氏的默许,他敢这么干吗?
除陈诚外,胡宗南和汤恩伯之所以能够自成派系,一是蒋氏出于围困延安的需要,把胡宗南留在陕西,给予大权,让其发展起来的。
二是蒋氏害怕李宗仁在第五战区发展过快,把汤恩伯委任为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就是为了就近监视李宗仁。
除陈诚、胡宗南、汤恩伯这三个派系外,其他的黄埔生基本上都归于何应钦派。何应钦这个人也有优点,只要不是其他三个派系的人,他都要。
虽然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这三个派系兵多将广,但要论名将的数量,或者说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将领并不多。
换言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被成为名将,进而登上高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仗着派系的力量,而不是靠着战功得到的。
何应钦能够自成一派,靠的是老资格;陈诚能够自成一派,靠的是第十一师;汤恩伯能够自成一派,靠的是第十三军。除此之外,在黄埔系中,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以杜聿明为代表人物的第5军。
在这支部队中,涌现出了很多名将。如果以一个军为单位来计算出名将概率的话,第5军的概率是排在前列的。
图片来自网络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第5军的家底。
其一、将领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黄埔将领,如杜聿明、郑洞国、邱清泉、戴安澜、廖耀湘、郑廷笈等人都出自第5军。
其二、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蒋军的郑洞国1兵团、邱清泉2兵团、廖耀湘9兵团的核心部队都出自第5军。
当时,蒋军共有三个主力兵团,分别是邱清泉的第2兵团、廖耀湘的9兵团和黄维12兵团,由第5军派生出来的兵团就占了两个。
陈诚派系的部队虽多,但要论战斗力,还是第5军派生出来的部队要更强一些。
其三、军级单位
在解放战争时期,蒋军的“五大主力”中,由第5军发展而来的部队有新6军和第5军,新1军也掌握在出身原第5军将领郑洞国手中。
当时,由第5军出身的将领掌握的军级单位共有:
郑洞国掌握的1兵团新7军和第60军;廖耀湘9兵团掌握的新1军、新3军、新6军、第49军、52军和71军;邱清泉第2兵团掌握的第5、12、70、74(重组)和100军,合计13个军。
在这13个军中,美械和半美械部队就占了10个,是蒋军美械、半美械部队的三份之一以上。
既然由第5军派生出来的力量这么强大,那杜聿明为什么没有成为黄埔军中第5个派系呢?
按理说,杜聿明是完全具有这个实力的。
要说起这件事,就要从第5军的开创者徐庭瑶说起。
徐庭瑶的资格很老,东征时期,他担任团长;北伐和中原大战时期,担任师长、军长,是蒋氏的得力干将,论资历和职务远超过陈诚和汤恩伯。至于胡宗南,在徐庭瑶眼里只不过是个进步较快的学生罢了。
1930年11月,徐庭瑶担任第4师师长,部下人才济济,像汤恩伯、关麟征、杜聿明、戴安澜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1933年,徐庭瑶担任第十七军军长,其嫡系的第4师改编为第25师,关麟征担任师长,杜聿明担任副师长兼任旅长,参加了长城抗战。
不过,在长城抗战后,第25师发生了变故。杜聿明不满25师长关麟征的排挤,愤而离开25师,投奔了老师徐庭瑶。
此时徐庭瑶正担任训练部总监兼装甲兵学校校长,也正是用人之际。杜聿明也甘愿放弃旅长之职去当一个装甲团的团长。
当时,徐庭瑶心目中的得意门生并不是杜聿明,而是关麟征。可是关麟征其人,作战确实勇猛,但过于气盛,不能容人。
杜聿明和关麟征既是陕西老乡,又是同期同学,本应和衷共济,一同把25师搞好。可关麟征却不这样,他见杜聿明成天和中下级军官与士兵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就以为杜聿明想要架空他,因此,就不断给杜聿明找麻烦。
杜聿明是个老实人,他一心想把部队训练好,根本就没有架空关麟征的心思。可关麟征不这么认为,他认为,25师的官兵只能把他当作长官,谁要和官兵们走得近,就是要反对他。
杜聿明在无奈之下只得离开了25师,选择投奔他的老师。
这次选择对杜聿明的意义重大。
在当时,装甲兵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各路将领虽然都认为这个新事物在将来注定会大放异彩,但一来装甲兵的数量少,编制小;二来,装甲兵还远未形成战斗力,只能在战争中起到配属作用。他们都不肯放弃眼前的即得利益而放下身段去做一个小小的装甲兵团长。
可如此一来,就让杜聿明捡了个大便宜。他不仅超过了关麟征,成为了徐庭瑶在军中势力的继承人,还结识了日后和他一起打造第5军的两个关键人物,邱清泉和廖耀湘。
1938年11月,新编第十一军组建,徐庭瑶担任军长,下辖第77师、第200师和新编22师。
1939年6月,新编第十一军改番号为第5军,俞济时担任军长,杜聿明担任副军长。可由于俞济时仅当了14天的军长就被调离,第5军实际上是由杜聿明当家。
1939年11月,荣誉1师编入第5军,第5军那些在日后被称为名将的将领们聚齐了。他们分别是代理军长杜聿明,200师师长戴安澜,团长高吉人,新编22师师长邱清泉,副师长廖耀湘,参谋长李涛,团长熊笑三,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团长郑庭笈。
这些人在日后都成为了兵团司令或军长。
第5军组建完成后的首战就是昆仑关战役。可客观地说,第5军在这一仗中打得并不好,除新编22师战功赫赫外,荣誉1师和第200师的战绩都差强人意。
这其中固然有着昆仑关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展开、日本空军占据优势的因素,但杜聿明对指挥机械化部队与步兵配合作战的战术显然没吃透,以至于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组织的都不尽如人意,使部队伤亡惨重。
反倒是负责阻击日本援兵的新编22师,在邱清泉和廖耀湘的指挥下打得有声有色。
昆仑关战役暴露出杜聿明在指挥上的短板,那就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一往无前,在打逆风仗的时候就显得犹豫不决,不果断。
这虽然是性格上的因素,但性格决定命运,杜聿明的性格中缺少了一些魄力,使得名将辈出,兵力强悍的第5军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派系。
图片来自网络
第5军为何没有发展成派系?
都说,一支部队创建人的性格会影响部队的风格,这话不假。从徐庭瑶开始,就是如此。
徐庭瑶是个老实人,对争权夺利没有野心,是蒋氏嫡系将领中比较罕见的人物。徐庭瑶是这样的人,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自然也就会选择性格上和他相近的人。
关麟征虽然在指挥作战方面要超过杜聿明,可是他却没有容人之量。
在徐庭瑶把25师交给关麟征的时候,像杜聿明、戴安澜等一批将领纷纷选择离开。25师扩编为第52军的时候,关麟征更是脱离了徐庭瑶,俨然自成一派。因此,关麟征虽然号称名将,但在25师成长起来的将领除在黄埔时期就和他要好的同乡张耀明外,仅有一个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刘玉章了。
而杜聿明则不同。他和郑洞国、戴安澜、邱清泉、廖耀湘、郑廷笈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而不是团体中那种主从或者上下级关系。
杜聿明这种性格上的宽厚会让很多将领围绕在他身边,但却无法形成一种凝聚力。
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大家都会给杜聿明面子。在第5军遇到危机的时候,大家都会奋勇向前,给杜聿明挣面子。
可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杜聿无法像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那样对郑洞国、邱清泉和廖耀湘等人发号施令。
杜聿明这种性格上的宽厚还表现在与熊式辉的关系上。
在熊式辉主政东北时期,杜聿明和熊式辉分别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
按理说,在军事上,杜聿明是不需要向熊式辉请示和汇报的。但每逢大战,杜聿明总是要提前与熊式辉沟通。熊式辉也给面子,对军事问题亳不干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东北军政两位主官之间没有隔阂,有利于东北的战事。
可坏处在于亲近了熊式辉,就得罪了陈诚。因此,在熊式辉被撤职离开东北后,杜聿明就被陈诚剥夺了兵权,称病离开了东北。以至于东北的战局糜烂,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杜聿明更多考虑的是东北文武的协作问题,而非派系的争斗问题,这是他与熊式辉搞好关系的初衷,可他却忽视了蒋军内部的派系争斗问题。
这充分说明,杜聿明是缺乏派系争斗经验的。看似面面俱到,谁都不得罪,但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再比如杜聿明和廖耀之间的关系。在辽沈战役后期,廖耀湘停留在黑山、大虎山一线进退失据,徘徊不定。如果杜聿明能够采取果断措施,严令廖耀湘要么撤回沈阳,要么直奔营口,都不会让廖耀湘全军覆没。
可杜聿明仍然采取和廖耀湘商量的办法,让廖耀湘在徘徊不定中丧失了撤退的良机,第9兵团全军覆没。
在淮海战役时期,杜聿明和邱清泉仍然面临同样的状况。在决定是否撤退,从哪条道路撤退的时候,杜聿明过多的考虑了邱清泉的想法,动辄考虑邱清泉的感受,以至于丧失战机,第2兵团也全军覆没。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杜聿明缺少一种能够压制住第5军以及由第5军派生出来的那些骄兵悍将的权力和威严。
那么,这仅仅是杜聿明为人宽厚的错吗?
严格来说,是也不是。
从资历来说,杜聿明除郑洞国外,是能够压制住邱清泉和廖耀湘等人一头的。
自第5军组建开始,杜聿明就是他们的老长官。邱清泉和廖耀湘等人对杜聿明还是服气的。
但单纯靠服气,远远不足以让杜聿明以第5军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派系。这其中缺少了蒋氏的支持。
前文说过,何应钦、陈诚、胡宗南、汤恩伯四大派系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条件,都是蒋氏为了特定的目的而默许建立的。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小型的团体,如王耀武、关麟征等人也在蠢蠢欲动。
可在蒋氏看来,当时缺乏再成立一个派系的特定目标和特定目的,现有的派系已经够多了,已经到了该被解决的阶段了。他又岂会在这个阶段默许第5军再成立一个派系?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个时期,蒋氏需要的并不是在黄埔系中再建立一个派系,再出现诸如“西北王”、“中原王”之类的人,他需要的是能够在战争紧急时刻,雷厉风行的“救火队长”,而非拥有重兵、割据一方的“藩王”。
蒋氏之所以对杜聿明委以重任,也是看中了他是个宽厚、能够团结人、老实听话,任劳任怨的性格,这才会把第5军这支精锐的主力交给他,并且把由第5军出去的将领都委以重任。
蒋氏很清楚,以杜聿明的个性是无法成为一个派系的首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