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每日热文:以色列巴列夫防线,被埃及轻易突破,它能否和马其诺防线相提并论

2022-09-21 07:35:46
A+ A-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初期,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轻易地突破了以色列人用了很大力气修筑的巴列夫防线。

从1973年10月6日下午两点到1973年早晨8点告捷,埃及军队击破这条以色列人充满信心的防线只用了大半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情况不免让人想起马其诺防线,当年法国人也是信心满满,最终结果和预想效果差很多,那么这两者能不能相提并论呢?

两个防线修建的背景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国家六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西奈半岛,仅它就有六万一千平方公里。还有一个就是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这是一块俯瞰中东的高地,降水量大、环境好,是中东的水塔。

以色列清楚阿拉伯国家不会就这么算了,可以色列不能长期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想要牢牢守住就要修筑些军事设施,弥补人员上的不足。

所以在戈兰高地上修了工事,在西奈半岛沿着苏伊士运河修了一条著名防线——巴列夫防线。

巴列夫防线从1969年开始修筑,直到三年后的1971年才全部完工,花费达到几亿美元。

巴列夫防线北起地中海岸边弗阿德港的沼泽地,南到苏伊士湾,正面宽一百七十五公里,纵深数十公里,面积五千多平方公里。

巴列夫防线由三道平行的防线组成,第一道是由沙土堆成的墙,平均高度二十五米,坡度五十五度,很陡峭,和车辆很难越过。

另外,第一道防线还有十九个要塞,三十个据点。各处密布铁丝网和地雷,还有油管,开战后启动油管喷油,点燃后在河面上形成一道火障,烧毁河上那些渡到一半的小船。

第二道防线在十二公里处,第三道防线在二十一公里处,主要由据点、碉堡、炮阵地构成。

这里还分布着以军的指挥所、雷达站、导弹阵地、仓库等设施,储存着可以用一个月的物资。

(巴列夫防线)

这条防线完工以后,以色列高层非常看好,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还叫嚣:“面对巴列夫防线,任何埃及军队渡河攻击,都将在24小时内被消灭!”

和历史上很多防线一样,它耗费了以色列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最终没有逃脱被突破的命运。

再说说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线规模、耗时和花费显然要比巴列夫防线不能比的。

1928年马其诺防线开始修筑,一直到1940年基本完成,自隆吉永到贝尔福全长三百九十公里,耗资五十亿法郎。

(马其诺防线地下)

地表部分有机枪工事、火炮工事,整个防线有五千八百个永备工事,还设有铁丝网、防坦克壕、防步兵障碍和地雷场。

地下部分有电站、救护所、过滤通风室、电车、休息室、指挥所、储藏室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一座狭长的地下城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战争吓怕了的法国人修筑了这样一条防线,马其诺防线是阵地战思想的产物,也是法国落后军事思想的体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人取得了几次防御战役的成功,却在大规模进攻中损失惨重。

于是法国人错误地认为一战时期的经验在后来可以继续用,形成了一种“完全防御”的思想。

在一战时期防御的一方一挺机枪就可以封锁宽大的正面,要想消灭敌人就要以巨大的代价冲上敌人的阵地。

(马其诺防线总体)

二战时期坦克、飞机和火炮的发展,注定纯粹靠防御把敌人打退是不可能的。

不仅是法国高层产生了“完全防御”的思想,与德国无数次交手以后,损失惨重的法国民众对战争产生了恐惧感,他们不希望再发生战争。

就这样,即便发现德国能够威胁到法国,法国也不会选择主动出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其诺防线出现在了德法边境,成为了保护法国的屏障。

同是防御,却大有不同

马奇诺防线和巴列夫防线都是防御思想的产物。马其诺防线是法国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可以打败敌人。

巴列夫防线是以色列人在取得几次大胜,拥有了更大战略纵深以后以后产生的一些防御思想,但二者并不能相提并论。

防线都是在防御,可是防御也分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马其诺防线虽然可以作为反攻敌人的出发点。

但是在法国人心里已经把国家安全寄托在这条防线上,寄托在盟国身上。法国希望马其诺防线打退德国人的进攻,或者挡住德国人的进攻等待盟国出手相助。

马奇诺防线建成以后,法国民众和守在防线上的法军都产生了过度的安全感。法军的训练疏忽了,警惕性也被这种安全感磨没了,后来战争的紧迫感和越来越浓的火药味也没能让他们完全进入状态。

马其诺防线有大量的固定设施,地下部分什么都有,储存的物资可以让这条防线长期独立防守。也就是说,法国的这条防线就是长期防御,只要德国人过不来就可以了。

巴列夫防线就不同了,它没有马其诺防线那么复杂,以色列人也没有彻底依赖防线,从而失去进攻的思想。

新的战争爆发后,以色列人仍然可以快速动员投入战斗,是防中有攻的防线。以色列人修筑这条防线主要还是起到阻挡埃及进攻,为动员争取时间。

某种程度上说,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了两者差距,法国是经历过一战后有了这种想法,而以色列却没有受到历史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条防线呢?两条都被修筑国家军方人员看作坚不可摧的防线,最终都被突破,甚至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话。

(马其诺防线)

不过,客观地讲,这两条防线没有什么问题,都非常坚固。它们被突破也是意料之中,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也就没有突不破的防线。

它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没有尽量挡住敌人,问题还在于人,防线让防守者产生了疏忽和放松的心态。

再加上突破两个防线的进攻者准备充分,攻得好,才导致防线以极快的速度瓦解。

特别是马其诺防线所处的时代,正是一战结束后,二战刚开始的年代,新武器不断出现、更新,新的军事思想也在出现。

(马其诺防线)

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新旧思想的碰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看到新事物并且立刻接受。

就连把坦克玩出花的德军,一开始也有一些年纪大的将军不能接受新事物,马其诺防线被攻破更加成了必然。即便不是马其诺防线,也会有其他的防线和军队承担这种笑话式的失败。

责任编辑:bH_0326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