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年,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了东汉首都洛阳街头,对于刚刚服完丧的袁绍来说,重新回到洛阳,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将主要的目标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而此时的洛阳,已经被各种各样的阴谋所笼罩,各方势力在这里展开角逐。
公元172年,也就是袁绍回到洛阳一年后,发生了许多事件,而这无一例外都对袁绍未来的政治前途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在三月,在官场举足轻重的胡广病逝。五月份,第二次党锢运动的主要策划者侯览被处决。一个月后,窦太后在宫中神秘死亡,坊间所谓的“曹节、王甫幽杀太后”谣言流传甚广,一时间洛阳城内人心惶惶,当然,也包括了汉灵帝刘宏和尚在朝野之外的袁绍。
(资料图)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后者的命运。
01
窦太后之死,引发的社会动荡甚至到了让皇帝都束手无策的地步,为了防止事情失控,汉灵帝责成司隶校尉刘猛负责查办此事,无奈刘猛能力有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然丝毫没有进展。汉灵帝一怒之下将刘猛革职,改换德高望重的御史中丞段颎督查此事。
段颎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上任之后,他很快斩杀了一批反对曹节和王甫的宦官,同时,将皇室内部对汉灵帝有威胁的对手全部剪除。
随着段颎得势,与段家关系交好的袁氏一族重新迎来了振兴的机会。
公元172年,在老朋友段颎的内外打理下,汉灵帝封袁隗为司徒,从此袁家“四世三公”的伟业就此完成。而袁隗留下来的“大鸿胪”一职则被交给了曹操的父亲曹嵩,随着叔叔袁隗的步步高升,袁绍自然也跟着沾了光,顿时那个一年前还在因为母亲去世,前途渺茫的神伤的少年瞬间又振作了起来。步入官场的袁绍很快在袁隗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当时东汉社会一大批社会名流,比如:杨赐、蔡邕、马日磾……
02
公元175年三月,鲜卑人对凉州的入侵最终以失败告终,汉灵帝终于可以把心思放在国内的学术教育事业上来了,同年,经过众多社家大儒的反复讨论和修改,汉灵帝创立了《熹平石经》作为之后太学的标准教材,规范了太学的考试内容,对于那些渴望在朝廷做官的学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些人里面就包括了袁绍袁术两兄弟和宦官之后的曹操。
和袁绍一样,曹操在洛阳也是小有名气并且年轻时也上过太学,不过,曹操升迁的途径却并不是通过选拔考试考上的,根据陈寿在《三国志》里的记载,曹操最初是“举孝廉”而后跻身洛阳官场。
从这一点看来,虽然曹操上过太学、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但是,成绩不算优异甚至可能是个“差等生”,所以,最后才在父亲曹嵩的人脉关系下得以被推荐为官。
03
相比于蔡邕的得意门生袁绍,曹操的优势在于他对于《诗经》非常了解并且熟读《孙子兵法》。那么,他是如何投入同龄人袁绍门下的呢?
袁绍在袁隗手中成名后,由于身份特殊且家财万贯,所以很多人前来拜访,这其中就包括了曹操。不过,此时的袁绍并非对所有的拜访者都以礼相待,只能说对于绝大多数拜访者袁绍还是能够做到谦卑谨慎的。而有那么一小撮人,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袁绍最初的党羽,根据史书记载他们分别是:曹操、刘表、许攸、王允、逄纪、郑泰、伍孚……
在所有人里面,需要重点提及的当然就是曹操了,作为大太监曹腾的养孙,年轻时的曹操桀骜不驯,酷爱舞刀弄棍,以至于在当时尚文的洛阳上层社会里名声很差,成年后他上过太学,后出任郎官和洛阳北部尉。
04
不过,身为“太学党”人的袁绍,对曹操宦官后人的身份很是敏感,因为在经历了两次“党锢运动”之后,党人与宦官已经势如水火,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
按常理来说,曹操依靠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就能很轻易获得他想要的一切,为什么要去寻找袁绍?
因为在曹操看来,与同龄人袁绍之间的交流更加无拘无束,而且,袁绍出生名门,和自己在这一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宦官在当时看来是身心不完整不健全的一群人。
为了摆脱自己这种天生的劣势,加上在太学求学时,曹操的身份在充斥着党人的太学里根本没有任何优势,相反曹操在这里完全被孤立。而当时赏识曹操的只有两个人:何颙和桥玄。两人同为党人中的领导,在二人的建议下,曹操来到了洛阳袁绍的府邸。
不过,造成曹操急于扬名立万的因素可不仅仅只有家庭背景,社会舆论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好奇等因素,其实,曹操自幼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海内闻名”,在曹操早年的二十年生活里,他几乎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这一点给曹操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以至于他对周围的人充满了不信任感。通过结识袁绍,曹操能够利用后者庞大的人脉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
虽然曹操已经是早期袁绍朋友圈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但是,并不满足于现状的他也试图借助袁绍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袁绍对这个其貌不扬但器宇不凡,谈吐得体的宦官之后渐渐放下了戒备心,曹操凭借着袁绍的信任,心甘情愿为袁绍卖力,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刚认识的朋友到之后的上下级,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人生羁绊就从洛阳这座看似繁华,实则混乱不堪的都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