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有过两位劲敌,其一便是楚国,另一个便是赵国。赵国拥有足以对抗秦国的兵源与优秀的文臣武将,但可惜赵国地理优势不佳。赵国因三家分晋的关系,与魏国和燕国土地接壤。虽然赵国与魏国曾是昔日分晋时的盟友,但赵国依然需要派出大量兵力去防备魏国和燕国(分晋时的另一国是韩国)。另外秦国也有部分土地与赵国接壤,同时赵国还在长期与匈奴人作战。可以说拥有众多人口和优秀文臣武将的赵国,从地理上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
人们觉得长平之战临阵换将,是因为赵王昏庸无能所致。其实并不全是,拥有大量人口本是一大优势,但再加上地理上的四战之地,反而让人口众多成为了赵国的包袱。四处交战人口众多,意味着赵国的粮草消耗极大,赵国没有资本和秦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赵王临阵换将是希望利用赵括来发动进攻,对秦国速战速决,让赵国尽早摆脱困局,这就是秦国劲敌赵国当时面临的困局。
再来看看秦国的另一劲敌——楚国。出现亡秦必楚口号的原因是基于几点:楚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且楚国经吴起变法以后,经济方面也十分繁荣。正是这些因素让楚国成为了强国,有了与秦国抗衡的资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让后期几代楚王开始变得有些骄傲自满,骄奢淫逸,随之便导致楚国朝政混乱,让秦国有了覆灭楚国的机会。
亡秦者楚的口号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的三户指的便是楚国屈、景、昭三大氏族。由氏族构成的楚国,有些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小的姓氏家族,可能只有几百人,大的姓氏家族可能有数千甚至上万人。无数个小的姓氏家族构成了楚国基层,往上便是大的姓氏家族,最上面两层便是屈、景、昭三大氏族以及顶层的楚国王室。小的姓氏家族会依附于大的姓氏家族。虽然后期几代楚王昏庸至极,让楚国朝政变得混乱不堪。但经历了几代楚王的屈、景、昭三大氏族,本身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楚国大量的人口与军队,财富资源以及优秀的人才,依然被屈、景、昭三大氏族所掌控。昔年秦国曾利用计谋,将楚怀王骗到了秦都,扣留为人质。这对于楚国上下而言是一大耻辱。所以楚国和秦国之间本就有不共戴天之仇,同时秦国想要覆灭楚国,也就意味着打破了楚国旧有的金字塔权力格局,这必然会遭到楚国大小姓氏家族的竭力反抗。昔日幅员辽阔的楚国,占据着今时今日的哪些地区呢?核心地带包括湖北,山东,重庆。边缘区域包括贵州,广东,河南,江西。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些地方不但民风彪悍,且资源丰富。
民风彪悍让楚人在与秦军作战的过程中悍不畏死,资源丰富让楚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皮甲和羽箭。因是四战之地的关系,长平之战战败,损失了大量人口和粮草的赵国,再也没有与秦国抗衡的资本。但楚国不同,秦国覆灭楚国,于公于私楚人都会竭力去反抗。这时信念坚定了的楚人,将一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个优势便是幅员辽阔,部分地区临海。虽然楚国被秦国所覆灭,但楚国姓氏家族依然存在,临海的边缘地区让楚国大的姓氏家族有空间重新招募士兵,练兵囤积粮草,这些地区是秦国鞭长莫及的地方。
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让楚国在覆灭以后,有资本死灰复燃再次去反抗秦国。恢复旧有金字塔权力格局关乎楚国大的姓氏家族切身利益,且秦国曾骗取楚国君王,让楚国上下做到了同仇敌忾。正是因为这些让楚人有资本,也有决心在楚国已经覆灭的情况下,继续与秦国抗争下去,随之便出现了亡秦必楚的口号。秦国统一天下以后,最大的抗秦旗帜便是楚国,就连陈胜吴广在起义时,也选择了打起楚国的旗帜。
如果只是因为虚名,陈胜吴广可以打起赵国或是魏国的旗帜。陈胜吴广打起楚国的旗帜可以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不仅得到大量楚国兵源,还可以得到楚国资源的支持。正是因为沾了民风彪悍,资源丰富的光,最终亡秦必楚的口号得以在楚人项羽手中实现。后来也正是因为反抗暴秦的形势一片大好,新的楚怀王开始猜忌,忌惮项羽叔侄,这才让刘邦有机会问鼎天下。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