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中的小人物们塑造得太好了,每个人都有血有肉:
蜀汉金川,殉国下线;谷正不屈,以死明志;
糜冲尽职,九死无悔;翟悦自尽,为谍无憾……
当时看谷正这段我就有被深深震撼,作为白帝情报传输线上的一个纽带,
他有勇有谋,在曹魏蛰伏经营多年。当得知自己成为间谍烛龙的头号嫌疑人时,
他既愤怒又绝望,誓死不愿被人栽赃诬陷,或许在他们心里,理想与使命不容玷污吧……
有多少人这两天的眼泪都献给了陈恭和翟悦?
这对夫妇的无论是人设的塑造还是氛围的营造,都虐到了极致。
陈恭的隐忍,翟悦的牺牲,这两口子最戳心的其实就是乱世中小人物忍辱负重的使命感。
而重逢之后是诀别的宿命感,也在穿插的回忆中发挥到了极致。
真的很爱《风起陇西》这部剧,因为他展示的不仅是谍战的紧张与肃杀,
更描绘出一幅乱世之下的小人物画卷,没有渲染过多的悲壮,却足以让人感动。
金将军带着精锐部队殉国这段这大概是我追剧的第一个泪点,
金将军这个角色虽然只出现了短短几集,但当我听到他说:
“今日殉国,不可穿曹狗衣冠”整个人都燃起来了。
每个角色身上都有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感与精气神。
连金将军这样所有戏份加起来不足半集的角色都能给人带来如此的震撼与感动,
属实是能感受到剧组对于人物塑造的用心。
当编剧不再着墨于主角身上光辉的形象,
而是把热血、信仰等等美好的东西加在每个角色身上,
这样才能成为一部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这个话题必须提名我们的糜冲miss Ma啊!
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出现的每时每刻都在兢兢业业搞事业,
在最后落入陈恭陷阱时,只是淡然感慨“就是不信我”,然后果断拔刀抗敌,
面对朝自己冲来的众多敌人,也毫无惧色,
一夫当关,战斗到最后一刻, 真的太让人敬佩了!
风起陇西追到现在给人带来了许多感动,这种感动不是来源于大开大合的情感冲突,
而是来源于每一个小人物身上的内在精神:
很多人喜欢风起陇西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于他把古装谍战这个题材讲透了。
《风起陇西》没有选择大多数人所熟悉的三国沙场进行创作,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它隐秘的另一面——谍场。
而在谍场部分的故事中,陈恭、荀诩两位主角追查“烛龙”固然精彩,
但我更喜欢的是这部作品呈现出的对每一位小人物配角的勾勒与描绘。
历史可能不会记下所有人的名字,但永远会有“谍者”这种小人物的故事被大家创作出来;
追剧也可能没办法记住所有人的名字,
但风起陇西却用心地塑造每一个角色,
让观众感受到这些小人物身上的力量,并为之感动。他们看似渺小,实则伟大。
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翟悦和柳莹这两个女性角色,
大部分谍战剧中的女性角色要么恋爱脑、要么智商下线,
但这部剧中的女性角色更让人感受到了她们柔弱身躯下隐藏的炽热之心,
而两个角色形象与内在的反转也十分有看点。
柳莹的知恩图报,她是一名间谍美女蛇,却依然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做任何事。
翟悦的自我牺牲,在面对五仙道的极刑她是恐惧的,
在见到陈恭的时候她也是动摇的,但她依然可以为了“揪出内鬼烛龙”献出自己的生命。
要我说,这两个女性角色除了以往古装剧女性身上的美和飒以外,
也有乱世中小人物身上的坚毅与力量,她们不会被载入史册,却依然值得被人铭记。
《风起陇西》的底色是悲凉的,但它的内在却有温度甚至滚热。
乱世之中的小人物,让人忽略,但是其实他们在那个时代起了很大的作用。
陈恭和翟悦的爱情让我伤痛,翟悦下线的时候好悲伤。
冯膺、陈恭、荀诩等人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甚至为了国家唉可以奋不顾身去死。
在里面也感受到了更多的传统,又一次地领略到了诸葛先生的《出师表》。
也对《出师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明白到底是怎样的危急存亡之秋。
思之和孝和最后在狱中的对话看得人心揪着痛,
陈坤的每一个表情都能让人入戏,哭戏更是要命好心疼他,陈恭下线真的意难平。
总之,风起陇西真的是一部非常用心的剧。
风起陇西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是命如草芥。
五仙道里,试探陈恭身份的两位长老,竟然被黄预亲手了结;
悬崖边秦长老以命试飞竹鹊,也只换来黄预的冷眼旁观;
廖会只是老实地做自己的事,却没想到会被信任的同事捅刀子……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人人都是棋子,没有真正的赢家。
《风起陇西》每个角色都很立体,
即使是出场没有多少时长的小人物也给人很大的触动!
这一路看到了很多甘为赴死,为了信仰永不低头的人,
理想永存热血不死,真的好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