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相关研究表明,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成年人,多达10%到15%,并且,失眠容易发展为慢性化的病程,大约50%的人严重失眠,可能会持续10年以上。人生几何?被失眠折磨10年,那是1种多么难受的体验?睡不着,就吃药,但是,很多吃药助眠的人都说,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选择助眠药物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哪些人应该慎重选择助眠药物呢?咱们现在就为大家解疑释惑。
失眠,被普通百姓统称为睡不着,通常,最常见的误区,是按照别人介绍的经验,自行解决,这种方法不好使,就再换1种,结果,将短暂的失眠,拖成慢性失眠,越想入睡,越容易失眠。实际上,失眠,有着严格的医学定义,是指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并且导致睡眠感觉不满意。判断失眠症,需要重点评估第1次发生失眠时的表现和演变过程,比如,应该分清楚,是入睡困难,还是睡眠维持困难?因此,建议受失眠折磨者,首先通过客观评测及多导睡眠图等检查,找到失眠诱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资料图)
短暂失眠,或者诱因明确的失眠,比如,睡前习惯不好,过多接触电子用品,或者睡眠环境欠佳,过度光线暴露,卧床温度及湿度不适宜。这类失眠,通常不需要服用药物,只要改善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可以解决问题。即使短暂失眠发展为慢性失眠,吃药助眠,也不是第1选择。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心理及行为治疗,比如,每周7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练习放松,或者使用助眠音乐等方式,帮助入睡。此外,如果伴随抑郁或焦虑等症状,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心理及行为治疗效果欠佳,或者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治疗的时候,应该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因为,助眠药物种类很多,选择正确,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通常,助眠药物应该符合8项要求。第1,起效快。第2,不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第3,能够满足睡眠的时间。第4,不影响认知能力。第5,不会降低记忆功能。第6,没有戒断作用,成瘾性较小。第7,不会明显抑制呼吸。第8,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助眠药物,主要有6个类别,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第1类,也是最常用的种类,是苯二氮䓬类,比如艾司唑仑及氯硝西泮,具有催眠、肌肉松弛、镇静、抗焦虑等作用,这类药的半衰期较长,就是说,吃下去以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代谢清除,药物效果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会产生头晕、困倦、肌张力减低、容易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而且容易引起药物依赖,停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这类药物,算是传统且厉害的助眠药,多数被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应该给谁吃、吃多少,要由有经验的医生说了算。
助眠药物的第2类,非苯二氮䓬类,比如,唑吡坦及佐匹克隆,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适合睡眠维持困难或入睡困难的患者。第3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这类助眠药物,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适用于入睡困难及昼夜节律失调者,但是,在大夫们眼里属于业余品种,因为疗效不确定,因此,没有得到治疗指南的推荐。第4类,抗精神病类药物,比如,多塞平及阿米替林,适用于伴随焦虑或抑郁的睡眠障碍。第5类,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帮助入睡和睡眠维持的新药,咱们这儿还没有开始广泛应用。第6类,中草药或中成药,需要由中医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使用。
助眠药物,具有各自特点和相应的不良反应,5类人需要谨慎服用。第1类,是老年人,不宜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免引起共济失调、意识模糊、肌张力降低、呼吸抑制。第2类,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不适于使用多数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第3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宜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免引起呼吸衰竭。第4类,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也不能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防止造成呼吸抑制。第5类,精神异常或严重心理问题者,不宜使用助眠药。此外,特殊工作和生活者,比如,需要驾驶车辆或从事精密操作的人,不宜服用助眠药。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