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河网
刚包好的小笼包,外形美观,小巧玲珑
冯青莉有一招“双手放在背后包小笼包”的绝活视频截图
策划:顶端新闻记者 齐亚琼 杨书贞 采写:顶端新闻记者 林冲
她,不仅有一双为开封小笼包质量把关的“火眼金睛”,还凭着一招“双手放在背后包小笼包”的绝活,获得了不少荣誉,被评为河南烹饪大师,两次获得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
她,就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开封市又一新饭店中式面点主管冯青莉。
双手放在背后包小笼包被她“玩”出新花样
出生于1980年的冯青莉,上小学时就萌生了学面点的想法。
初中临近毕业时,原开封商贸技校到学校招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该校的烹饪专业,1998年毕业后进入开封市又一新饭店,系统地学习小笼包制作技艺,在这个行业已经整整工作了24年。
开封小笼包源于北宋时期开封的灌汤包子,有着外形美观、灌汤流油等特点,因独特的擀皮和捏褶技术,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
在又一新饭店,冯青莉向顶端新闻记者展示了开封小笼包的制作过程。和面、擀皮、包馅、捏褶,动作迅速连贯,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双手背后包小笼包,居然还能做到动作迅速、成品美观,给记者带来了独特的享受。正是凭借这手绝活,在2005年开封市举行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年轻的冯青莉以双手背后2分49秒完成5个合格小笼包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同年先后获得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高级面点师”称号。
家中苦练两个月不到仨月就出师
学艺之初,冯青莉可没少下功夫。
要想使蒸出来的小笼包灌汤流油,需要在制作馅料时使肉馅和汁水完全融合。早期的开封小笼包,打馅完全依靠人工。初学这门技艺的冯青莉,由于力气小,打不上劲,做出的馅总是会水馅分离,没法包。虽然一天下来累得手疼胳膊酸,但是由于馅料达不到标准,年轻的冯青莉没少挨老师傅的训,但她没有想过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