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健康

汪建平: 参与结直肠癌早筛对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2022-04-19 21:27:45
A+ A-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豪

图、视频/林添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结直肠癌发病率跃居第二位,每年新发人数达55万。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被确诊时多数属中晚期,患者因此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结直肠癌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2年4月15-21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教授,他表示,早筛早查早治对结直肠癌防控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降低了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也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造福整个社会。

深耕胃肠外科领域40余年

汪建平教授是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山六院终身荣誉院长,也是我国著名的胃肠外科专家。他从事临床工作40多年,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查房、教学、会诊、手术,专业领域为普通外科,对消化道外科尤其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有深入研究。

“90年代时,我刚工作时结直肠肛门外科在国内是不被重视的。”汪建平教授说,相比心胸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等大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然而,对于发生这种结直肠疾病的患者却很多。“所以那时候就想把这个学科建设起来,做出全国有影响的学科。”于是,他便一头扎进结直肠外科领域,直至退休。

2007年,中山六院正式挂牌成立,汪建平教授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六院很快成为国内胃肠专科医院的龙头。其中,胃肠肛门外科更是国内一流特色专科,直肠癌保肛术、保护性功能居全国领先水平,直肠癌保肛率近90%。

“中山六院的院训是‘守真’,就是真诚的科学态度来追求真理,把结直肠肛门外科做精做细,达到专业化,回想起来确实挺辛苦的,但还好把这件事做成了。”汪建平教授说。

退休以后,他于2016年加入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担任名誉院长。记者留意到,在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门口树立一块大石,上门印刻着“守诚”两个大字,汪建平教授表示,作为一家险资医院,诚信行医是我们的第一准则。

结直肠癌防控关口需要前移

数据显示,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过去明显提升,但结直肠癌诊疗领域也在不断进步。

在汪建平教授看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对神经功能的保护、结直肠膜结构解剖性切除技术以及肿瘤环周切源等技术不断出现和完善,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率大幅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达到75%左右,而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相差10%-15%。

中国与发达国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他解释,这个差距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结直肠癌早期病例比较多,接近40%,而我国结直肠癌早期病例仅占12%-15%,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并非是外科治疗方面造成的差距。

“早筛早查早治对结直肠癌防控起到重要作用。”汪建平教授表示,结直肠腺瘤发展成癌,这个过程很漫长,一般需要10-15年,在这期间如果筛查出来并进行阻断的话,就不会发展成癌了。“作为医生,我们觉得从人群筛查入手,可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让患者受益。”

早筛试剂对早期肠癌准确性达到93%以上

汪建平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病例不多,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对医生的一些建议依从性不高的问题。“比如我们让粪便潜血阳性的患者去做肠镜,但是一听到要喝2000毫升泻药,就害怕不愿意去做了,有些也怕痛,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去做,最终被建议去做肠镜的人,依从性不到20%。”他表示,并且去做肠镜的大部分没什么事,少部分有问题,这也导致民众更不听从医生的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间能增加一个比较简便、相对来说不那么痛苦、也不那么费力气的方法,就能减少很多漏诊。在他看来,如今出现的肠癌粪便基因检测试剂盒便可解决这一问题。

“取一点大便,寄回来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很方便。”汪建平教授说,它诊断准确率非常高,检测结果与肠镜的总符合率达到93%以上,这是一个突破。

呼吁积极参与肿瘤早筛

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汪建平教授表示非常有必要,所有的癌症一般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结直肠癌,更加提倡二级预防,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我们建议45岁后大家要做这一辈子第一次肠镜,做完以后如果什么事都没有,5年后再做。如果不愿意做肠镜,觉得肠镜太复杂,也可以用粪便基因检测。”汪建平教授说。

责任编辑:bH_0210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