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出错了,是坏事,如果能将坏事变好事,那就了不起了。福州的厨师就有这种本事。
肉燕是福州的特色小吃。传说,宋瑞平元年(1234),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真德秀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上京赴任,途经家乡浦城时宴请亲友。随行厨师、福州人林阿荣吩咐助厨徐小春捣鱼丸,谁知误听成了捣肉丸,将猪瘦肉捣酱和粉。林阿荣见状无奈,来不及重做,姑且将肉泥压平,撒上薯粉,再用擀杖碾压成薄片,切丝汆熟,状如燕窝,这便是燕皮。起先大家只是吃燕皮,后来裹入馅,有了肉燕。
你看,如果没有助厨徐小春的误操作,没有厨师林阿荣机智的“将错就错”,可能就没有肉燕这道美食了。
福州人喜欢的肉松也有这样离奇的“巧错”。清咸丰年间,福州盐运使刘步溪请客,家厨林振光(别名鼎鼎)煮猪肉,不小心煮过了头,熟烂得不成形,急得没办法,只好将错就错,将之剔油除筋后,重新下锅,加上酱油等调料,焙成金黄色松散绒毛的样子。硬着头皮端出去,没想到众人尝后大加赞赏,且打听菜名。林鼎鼎根据它的模样,答道“肉绒”。从此,福州一种新的美食肉绒,也叫“肉松”诞生了。
闽菜头牌当属“佛跳墙”,难道也有“巧错”?据说,清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其绍兴籍妻子亲自下厨,用精选的鲍、参、翅、肚等在绍兴酒坛里煨炖一菜,取名“福寿全”。周莲品后大赞。回府后,他向府厨郑春发细细描述此菜的形、色、味等。郑春发心灵手巧,成功仿制,获得周莲嘉赞。郑春发不满足,不断改良,一秀才品尝完这道菜,赋诗“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遂以“佛跳墙”命名。
佛跳墙的创始传说并不止这一个。另一个是,相传福建有一风俗叫“试厨”,新媳妇须在夫家宾客跟前展现厨艺。有个女子不会做菜,母亲为女儿想办法,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来,一一配制后用荷叶装成小包,叮嘱她各种原料的烹制方法。谁知,到了试厨前一天晚上,新媳妇忘记烹调方法,在厨房把原料包一一解开,无从下手。这时,公婆要进厨房,新媳妇慌乱之下,见桌边有个酒坛,急忙将那些原料都装入坛内,并将荷叶包住坛口,又把酒坛放在快灭火的灶上。害怕无法应付第二天的试厨,新媳妇当夜悄悄溜回了娘家。次日,公婆进厨房,发现灶上有个酒坛,还是热的,把盖掀开,浓香四溢,宾客齐声叫好。这就是“佛跳墙”。
还有一种传说,据费孝通先生记,曾有一帮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到处要饭,把饭铺里各种残羹剩饭集一块。有一饭馆老板出门,闻到街头奇香飘来,发现来自乞丐破瓦罐中的剩酒与剩菜。他获得启悟,回去后将各种原料杂烩于一瓮,配之以酒,创制了“佛跳墙”。
佛跳墙这三个创始传说,都非常有特点。第一个传说,说明福州的厨师非常聪明能干,依照食客描述就可以烹制出佳肴,形神并俱,而且琢磨改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传世名肴。第二个传说,与肉燕、肉松的诞生一脉相承,都是忙中出错,但最终弄拙成巧。这些美味,是错误的偶然,又似乎有天意的必然。第三个传说,由乞丐“百家饭”得到启示而成,乃是根据佛跳墙多种食材一锅炖的特点联想产生,不大可据,却有一番“深明大义”。佛跳墙在过去乃达官显贵享用,民间传说竟让它源自乞丐的破罐烂钵。这样的强烈反差,令人反思与警醒。
闽清茶口粉干的创始传说也有类似警世寓意。相传,闽清五都(今塔庄镇)茶口村有个财主,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每天吃不完的饭都倒进门前的小溪。有个穷苦的村民十分心疼,就用竹筐把米饭打捞起来搓成米团,晒干藏在缸里,青黄不接时拿出来用水煮后切成片吃。一天当厨师的亲戚到他家,村民就用“米干片”招待。厨师觉得好吃,回家后选好米磨成浆,压成粉团,搓成粿,用井水煮,挤压成丝,晒干就成了“粉干”。
很难说,茶口粉干是否真的源自财主家剩饭做成的“米干片”。能够肯定的是,这个关于奢靡浪费与勤劳节约的故事,隐含了朴素的道理。穷人行为看起来卑微,实则是高尚的,爱惜粮食的背后,是在为财主弥补过错。食物承载天理,最终剩饭“变成”美食犒赏百姓。
可见,错误的开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结果。永和鱼丸也深藏着一个“改错”的故事,只不过是关于人生。20世纪20年代,刘二俤染上赌博恶习,其母伤心欲绝,一时想不开,竟上吊自尽。刘二俤这才惊醒,立志洗心革面,离家跨海抵达台湾,在永和镇一家饮食店落脚打工,后来攒够资本,回榕在塔巷口开了“永和鱼丸店”。
肉燕、鱼丸、肉松、粉干、佛跳墙等,在福州是常见的小吃肴馔。这些已成为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盘中物”,创始传说都是真实的吗,还是后人杜撰的?福州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城市,评书、伬唱、闽剧等满满都是故事,将名肴小吃赋予传奇色彩,很自然。但与其追寻真实与否,不如试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故事——出错,没有指责、讥讽、惩罚,相反都有美好结局:既成人之美,又成事之美——看出来了吗,福州这座城市的本质是宽容、包容,这是美食里的福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