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Sammie
眼下,韩国造船业两大巨头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的股权整合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据报道,现代重工已拟定在首尔设立新公司——韩国造船海洋,完成了股权整合的第一步。
韩国造船海洋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新技术研发,以及统辖管理现代三湖重工、现代尾浦等造船企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权伍甲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开展技术研发,以夯实韩国造船业的基石。据了解,该公司将投资建设拥有5000人的全球研发中心。
韩国造船业的“新名片”
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海洋的股权整合,诞生了一家全球超级大型造船企业——韩国造船海洋。该公司将成为韩国造船业在造船业界的一张靓丽“新名片”,因为其代表着韩国造船业的整体实力,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上衡量都是如此。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两家大型船企股权整合组建的新公司不以“现代”或者“大宇”冠名,也是经过用心推敲的。冠以“韩国造船海洋”这一名称,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表明该超大型企业隶属韩国,二是其业务涵盖造船和海工装备。此前,韩国国内没有一家船企冠名“韩国”,所以这张“新名片”将会进一步提升韩国和韩国船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除新公司的命名有寓意外,韩国对于两大船企股权整合的表述变化也颇有深意。起初,韩国造船业界、官方及媒体多用“现代重工‘并购’大宇造船海洋”的表述,但后来现代重工管理层带头使用两家船企“合并”“结合”的表述,带动着现在韩国国内也多以“合并”“结合”这一表述。传统的表述“并购”,体现的是“大吃小”“强吃弱”,这对大宇造船海洋及其广大员工无疑是一种自尊心层面的伤害,可能会对两家企业今后高度融合引发心理障碍;而“合并”“结合”则体现的是两者地位平等,即两家企业携手共同步入“韩国造船海洋”的新时代,这也是对韩国政府构筑韩国造船业和谐、共生共赢的产业结构的回应。
带领韩国造船业走出不景气
韩国造船海洋的最大股东是现代重工,持股28%;第二大股东是韩国产业银行(KDB),持股18%。现代重工为韩国造船海洋定位的职能主要有两项:一是总管船舶和海工装备的新技术研究开发,二是统管下辖的造船企业,分别是现代重工、现代三湖重工和现代尾浦造船以及即将并入的大宇造船海洋。据了解,如果与大宇造船海洋的股权整合失败,现代重工也不会撤销新设立的韩国造船海洋。
据了解,船舶和海工装备相关的新技术,是韩国造船海洋的最主要研究和开发方向。对此,权伍甲表示,现代重工管理层一致认为,全球造船业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早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转变为以技术为导向的行业,原因在于技术对于在竞争中生存至关重要。韩国造船业应该去开辟一条不管造船市场如何“沉浮”都能稳定、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不能消极地等待市场的复苏,而是应该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造船业,转向以技术为中心的新产业;要顺应节能环保型船舶、智能船舶和海工装备的市场发展大势,这一类船舶和海工装备不管外部形势如何波动,都会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韩国造船海洋要勇于担当,担负起引领韩国造船业未来发展的重任,发挥克服造船市场不景气‘牵引车’的作用,保持韩国造船业全球第一的地位,带动韩国造船业实现第二次‘腾飞’,这是韩国造船海洋的使命。”权伍甲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集中力量、加大投资,确保拥有企业独自特有的优势以及令同行无法超越的技术实力。
打造5000人的研发人才队伍
权伍甲指出,人才是韩国造船业的未来,是造船业的核心。但是近年来,韩国造船业对高校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也减少了对毕业生的招聘,人才流失严重。韩国造船海工程装备协会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从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韩国船企都停止了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工作,导致韩国国内主要海事大学的造船海洋工程专业和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降。2011年,这些高校的就业率高达75%,到2016年,则下降至45%。
这期间,现代重工虽然大量裁员减人员,但一直坚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韩国造船企业中唯一一家没有停止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的企业。在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近5年的时间里,现代重工累计招聘了约850名员工。现代重工的一名负责人表示,从长远、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判断,企业须拥有人才储备,因此,该公司一直坚持招聘毕业生等人才,将其分配至企业的研发设计、市场经营等各部门。
如今,新成立的韩国造船海洋也将延续现代重工的做法,大力扩充研发人员的数量。目前,包括管理人员在内,韩国造船海洋共有500名员工。为培养造船和海工装备的研发高端人才,韩国造船海洋将投资在京畿成南板桥新市区内建设全球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的研发人员数量将达到5000人以上。“如果能够确保先进的技术和质量,那么无论外部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权伍甲说。
(特约记者 牛序谋 记者 敖阳利)